巴基斯坦不愧是中国的“巴铁”!居然敢在联合国大会上,帮助中国宣传武器! 在联合国大会这个全球瞩目的舞台上,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在2025年9月26日的发言中,公开讲述了几个月前印巴空战的详细经过。 他明确提到巴方击落7架印度战机,其中包括3架法国制造的阵风战斗机,而己方实现了零损失。这一战绩迅速成为国际舆论焦点,不仅展现了巴基斯坦空军的实力,更在无形中为中国武器做了最有说服力的“广告”。 这场发生在5月7日的空战,是近年来南亚地区规模最大的空中较量。印度出动72架战机,其中包括被其视为“王牌”的阵风战斗机编队,而巴基斯坦仅以42架歼-10CE和枭龙BlockIII战机迎战。 空战一开始,巴基斯坦依托中国提供的“喀喇昆仑鹰”预警机和地面雷达系统,在160公里外就锁定了印度机群。 随后,歼-10CE发射的霹雳-15E导弹发挥了关键作用——这种射程超过150公里的导弹,采用双脉冲发动机技术,末端速度可达4马赫,印度战机的雷达告警系统甚至还未响起就被击中。 英国《空军月刊》后来披露,被击落的阵风战机中,有编号为BS001、BS022等四架属于印度空军最精锐的中队。 更值得关注的是双方武器的体系化差异。巴基斯坦空军的歼-10CE、枭龙战机、预警机、雷达和导弹,全部来自中国军工体系,数据链可以无缝衔接。比如,预警机发现目标后,数据能实时传输给战机和地面雷达,形成“发现-锁定-攻击”的完整闭环。 而印度空军的装备来自多个国家:阵风来自法国、苏-30MKI来自俄罗斯、预警机使用以色列技术,导弹系统更是涉及四个国家。 这种“万国牌”配置导致其数据链无法兼容,不同型号战机之间甚至无法共享目标信息,最终沦为“各自为战”的散兵游勇。 从成本效益来看,中国武器的优势同样显著。印度购买的阵风战斗机单价高达2.3亿美元,且每飞行一小时需要18小时的地勤维护,更换零部件需从法国空运,仅运费就超过零件本身价值。 而巴基斯坦装备的歼-10CE单价仅4000万美元,且成飞在巴基斯坦建立了维修中心,不仅服务本国,还能为中亚邻国提供保养。这种“性价比”差异,让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重新评估军购策略。 巴基斯坦在联合国的“战果宣传”并非偶然。事实上,这是其长期以来通过实战检验中国武器、并以此拓展国际影响力的战略的一部分。 早在2019年的印巴空战中,巴基斯坦使用枭龙战机击落印度米格-21的战绩,就已让中国武器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 此后,巴基斯坦不仅自己大规模采购歼-10CE、枭龙BlockIII等装备,还以“中间商”身份将中国武器转售给其他国家。 例如,2025年8月,巴基斯坦与苏丹签署了价值15亿美元的军购协议,其中包括红旗-9防空系统、K-8教练机和270架无人机,而这些武器的核心技术均来自中国。 通过这种模式,巴基斯坦既能赚取可观的利润,又能提升自身在国际军贸市场的话语权,同时还能巩固与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 印度对巴基斯坦的“战果宣传”反应强烈,但其反驳显得苍白无力。印度代表在联大回避7架战机被击落的核心争议,转而强调“摧毁巴基斯坦多个空军基地”,并出示卫星照片显示巴方机场跑道的弹坑。 然而,商用卫星公司隔天更新的照片却显示,这些弹坑已被迅速填平,旁边还停放着完好的战机,舆论瞬间倒向巴基斯坦。 更尴尬的是,法国达索公司内部评估报告显示,阵风战斗机要想真正对抗歼-10CE,需要再投入3亿美元进行深度改造,相当于半架飞机的重新设计。这一消息被曝光后,印度国内对高价采购阵风的质疑声此起彼伏。 巴基斯坦在联合国的行动,实际上是对中国军工体系的一次全方位展示。除了空战中的歼-10CE和枭龙战机,巴基斯坦还在其他领域使用中国武器。 例如,在2025年5月10日的冲突中,巴军使用枭龙BlockIII战机发射高超音速导弹,精准摧毁了印度部署的俄制S-400防空导弹系统。这一战绩再次证明,中国武器不仅在空战中表现出色,在防空和对地攻击领域同样具备优势。 当然,巴基斯坦的行动也并非没有风险。印度作为地区大国,不会轻易接受这种“宣传战”的失利。未来,印度可能会加大对巴基斯坦的军事压力,甚至在国际场合联合其他国家孤立巴基斯坦。 此外,巴基斯坦在军贸中过度依赖中国武器,也可能导致其国防体系的自主性受到一定影响。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巴基斯坦通过与中国的合作,已经在军事、经济和外交等多个领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这种合作模式短期内不会改变。 总之,巴基斯坦在联合国大会上公开讲述印巴空战、宣传中国武器的行为,既是对自身国防实力的展示,也是对中国军工体系的信任背书。 这场“战果外交”不仅改变了南亚地区的军事平衡,也正在重塑全球军贸市场的格局。对于中国而言,这无疑是一次成功的“软实力输出”,而巴基斯坦的“巴铁”情谊,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巴基斯坦的枭龙生产线没那么简单,其实该给的不该给的已经很完善了。巴基斯坦不能生产
【5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