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公认的军事实力第一是美国,俄罗斯第二,中国第三,不过经过93阅兵和福建舰弹射之后,这个格局恐怕变了。 大家一直以来都觉得,全球军事实力排座次,美国肯定是第一,俄罗斯第二,中国第三,这差不多是公认的说法。 但自从93阅兵上一大批新武器亮出来,像能打1.4万公里的东风-61导弹、能带动无人机的歼-20S隐身机,还有福建舰成功完成歼15、歼35、空警600三种机型的电磁弹射试验后,不少人开始琢磨,原来的这个排名是不是该改改了。 有意思的是,利益相关方反应差别很大:美国有媒体搞了个2024年榜单,把俄罗斯排第一、以色列排第三、中国排第四,引来一堆争议。 俄罗斯自己也说,要赶上中国的电磁弹射技术得10年,中国这边没怎么喊口号,倒是用同时总装5艘神盾舰的速度,实实在在展示着军工增量。 大家觉得这些变化真能撼动原来的军力格局吗? 大家看军力,一般会从三个方面算:存量、增量和实战表现。 存量上,美国确实有优势,除了5500枚核弹头,还有B-2隐身轰炸机这种能全球飞的装备,11艘核动力航母。 俄罗斯的核武库规模跟美国接近,但常规装备更新慢,比如俄乌冲突里,不少老装备暴露了维护和信息化短板,中国的存量虽然不如美俄,但增量特别显眼,除了5艘神盾舰同时造,五代机、无人机的列装速度也比不少国家快。 实战表现上,俄罗斯在俄乌战场的表现让外界看到了它的短板,而中国不管是舰机协同还是区域防御,都显得很稳。 再说说93阅兵展示的中国军力跃升,这可不是某一件武器厉害,而是整个作战体系的升级。 战略威慑方面,东风-61洲际导弹,射程覆盖1.4万公里,意味着全球大部分地区都在它的打击范围里,再加上东风-5C和巨浪-3,中国的“三位一体”核打击框架更稳了,不管是陆基、海基还是空基,都有能拿出手的装备。 空战体系也有大变化,歼-20S双座隐身机不只是能自己打仗,还能带着4到6架无人机协同作战,这种模式直接改了五代机的作战规则,相当于一架战机就能撑起一个小作战群。 歼-35A舰载型更关键,它让中国航母有了五代机,防空能力一下子提了好几个档次。 还有新型作战力量,四足机器战狗能去人不方便的地方执行任务,隐身无人艇和智能潜航器能在海上组网,激光炮更是厉害,0.3秒就能毁伤目标,成本才1度电。 这些装备不是摆样子,而是已经能实战部署,说明中国军力从“有没有”变成了“强不强”,而且是体系化的强。 还有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意义不止是航母多了个功能,而是中国在海军核心技术上实现了“后发先至”。 很多国家搞航母弹射,都是先练蒸汽弹射,再琢磨电磁弹射,中国直接跳过了蒸汽时代,而且技术可靠性已经验证了,能成功弹射歼15、歼35、空警600三种不同类型的飞机,说明这套系统能适应不同作战需求,实战价值没问题。 这带来的航母战力变化是质变的,以后福建舰可能会配2个歼35中队加空警600,空警600能让航母的感知范围扩大好几倍,再加上歼35的隐身优势,远洋作战能力比之前的航母强太多了。 更关键的是,福建舰还能和076舰联动,076舰本身也有电磁弹射能力,两者配合能释放无人机蜂群,这种组合可能会改海战规则,不再是靠航母单打独斗,而是靠有人机、无人机、预警机的协同,形成立体作战网。 对比一下美国,福特级航母的电磁弹射虽然早,但F-35C弹射一直没理顺,而且美国没有像歼35这样的双发重型舰载机,在舰载机性能上已经落后。 俄罗斯更不用说,他们现在连大型航母都没发开建,媒体说10年追赶不是夸张,这也能看出中国在电磁弹射领域的领先地位。 其实军力格局从来不是纸上的排名,而是实战能力和发展速度的较量。 中国军力的跃升,不是靠某一件,而是靠体系化的思维,从战略威慑到空战、海战,再到新型作战力量,每一环都在升级,而且环环相扣。 现在的全球军力,已经不是“谁坐第几把交椅”的游戏,而是看谁能更快适应新技术、谁能在关键区域掌握主动权。 未来几年,技术迭代速度和区域控制能力,会是重塑格局的关键,而中国,已经从格局的“观察者”变成了“参与者”,甚至在某些领域成了“领跑者”。 大家觉得未来5年,中国军力还会在哪些领域迎来大突破?
在“福建”号航母成为世界首次使用电磁弹射器完成五代机弹射后,外国军迷貌似眼神都变
【10评论】【3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