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沙尼亚跑到联合国告状了!他们的外交部官员拿了一张地图,说是这是他们使用最先进雷

洞察观史 2025-09-24 18:48:06

爱沙尼亚跑到联合国告状了!他们的外交部官员拿了一张地图,说是这是他们使用最先进雷达探测的,足以证实俄罗斯米格-31截击机侵犯了爱沙尼亚领空。自从美国宣布削减他们的援助,波罗的海三国可谓是极度缺乏安全感! 把目光聚焦到那张引发轩然大波的地图上,爱沙尼亚方面言之凿凿,强调雷达数据清晰记录了三架全副武装的俄罗斯米格-31战斗机,在9月19日那天,未经许可闯入其领空,甚至深入内陆近百公里,停留了足足12分钟,距离首都塔林仅咫尺之遥。 他们指出,这些俄方战机在飞行过程中,不仅没有提交飞行计划,关闭了应答器,也未与爱沙尼亚空中交通管制部门进行任何沟通,这种行为无疑是极度危险且不负责任的。 针对俄方否认侵犯领空的声明,爱沙尼亚外交部长玛格斯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事实基于可靠证据,侵犯领空的事实“一清二楚”,俄方是在“撒谎”。 这已不是俄方战机首次被指责靠近或进入爱沙尼亚领空,据爱沙尼亚官员透露,这已是今年内俄罗斯第四次侵犯爱沙尼亚空域。 联想到此前俄罗斯无人机飞越波兰和罗马尼亚领空的事件,这一系列空中活动被许多欧洲国家视为一种“前所未有的鲁莽”和“危险的升级”,旨在“测试欧洲及北约的决心”。 为了应对这种紧迫感,爱沙尼亚甚至表示,已经做好了在必要时击落侵犯其领空的俄罗斯飞机的准备,这无疑将地区紧张局势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面对这样的局面,北约的反应也相当迅速,来自北约波罗的海空中警务任务的意大利F-35战机立即升空进行拦截和护送,充分展现了其快速反应能力,爱沙尼亚更是援引了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第四条款,启动了成员国之间的磋商机制,以应对其所认为的安全威胁。 然而,如果仅仅把这次“告状”看作是一次孤立事件,那就太片面了,在爱沙尼亚此番举动的背后,隐藏着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对自身安全日益加剧的担忧,特别是来自昔日盟友美国的支持,似乎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近来,有消息指出,美国正在大幅削减对波罗的海国家的军事援助,甚至有报道称,从下一个财政年度开始,针对这些国家的军事援助资金可能会降至零。 就在2024年和2025年,华盛顿还为波罗的海地区的防务投入了超过4.5亿美元,而现在,这一支柱性支持正面临中断的风险,对于像拉脱维亚这样的国家来说,一旦“波罗的海安全倡议”项目解散,他们将直接损失数千万美元的援助。 这种援助的缩减,并非空穴来风,它被普遍解读为美国总统的“美国优先”战略的延续和深化,华盛顿的战略重心正在转向所谓的“印太地区”和本土安全,这意味着欧洲事务,尤其是那些被视为“次要”地区的防务,将更多地被要求由欧洲国家自己承担。 在美国看来,欧洲需要为自己的安全承担更多责任,这与今年早些时候签署的一项行政命令相呼应,该命令暂停了大部分海外援助。 对波罗的海三国而言,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他们一直以来都高度依赖美国的安全承诺和军事存在,而现在,这份承诺似乎正在变得模糊。 欧洲外交官们普遍担心,这种援助的减少可能会被俄罗斯方面解读为一个错误的信号,认为这是加强地区行动的机会,这种“被抛弃感”和不确定性,无疑让这些小国的焦虑达到了顶点。 美国所谓的“战略收缩”和“重返印太”,并非简单的政策转向,而是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深刻变化的体现,这背后,是中国崛起带来的全球力量对比变化,以及美国对自身战略资源重新分配的考量。 在华盛顿眼中,与中国在印太地区的竞争,才是未来几十年最关键的“主战场”,欧洲,尤其是东欧,虽然重要,但优先级已有所下降,这并非是美国对欧洲不重视,而是其全球战略布局中,不得不作出的艰难选择。 波罗的海的平静,需要所有相关方的共同努力,唯有尊重主权,坚持对话,寻求共同安全,才能真正避免“大国游戏”演变成“小国悲歌”,而中国,将始终是国际舞台上促进和平、维护稳定的坚定力量。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

0 阅读:12

猜你喜欢

洞察观史

洞察观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