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德国大众汽车宣布了! 9月18日,德国大众汽车正式向美国田纳西州查塔努加工厂的工人们递交了最终版本的劳资谈判合同方案,核心提议包括四年内涨薪20%。 消息一出,整个汽车行业仿佛被投进了一颗深水炸弹。四年20%的涨幅,听起来挺唬人,平均一年5%,跑赢通胀似乎绰绰有余。可工人们真会买账吗? 查塔努加流水线上的老员工怕是要冷笑几声——这涨幅,比起隔壁福特、通用给出的25%以上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大众这一招,看似大方,实则试探。 你很难不把它看作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表演。在全球电动化转型烧钱如流水的今天,大众一边要应付电池成本、软件延迟、中国市场销量滑坡,一边还得笑着跟美国工人说“我们加钱”。 表面温情脉脉,背后全是算盘的响声。查塔努加工厂对大众来说不只是个生产基地,更是它撬动北美市场的战略支点。如今工人情绪紧绷,UAW(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虎视眈眈,大众这张“诚意合同”更像是一招以守为攻。 不过话说回来,资方有资方的困境。全球经济低迷,电动车价格战打得眼红,特斯拉带头降利润,传统车企谁不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大众不是舍不得那5%的差距,而是真得掰着手指算每一分现金流。 但问题就在于:你算你的账,工人过他们的日子。通胀高企、房租油价飙涨,这点涨幅放到生活中,可能还不如加班费来得实在。 而更深一层的博弈,其实早已超出工厂大门。美国正处在劳资关系微妙的转折期,白宫频频喊话支持工会,拜登把自己包装成“最支持劳工的总统”,各大车企不敢不响应政治风向。大众这波操作,与其说是谈工资,不如说是在走一道平衡木——既要控制成本,又不能得罪政策制定者。 但舆论并不总会向资本倾斜。社交媒体上已经有人翻出大众集团去年盈利报表,高管分红数字漂亮得刺眼。一边是股东笑纳分红,一边是工人被迫接受“温和涨薪”,这种对比太过直接,也太过残忍。所谓“公平”在这场谈判里,成了修辞学游戏。 究竟这份合同会不会通过?还不是工人们手里那张票说了算。但如果大众以为光靠数字就能平息情绪,恐怕还是低估了流水线上的尊严。 涨薪从来不只是钱的问题,它是一个信号、一种态度,更是劳资之间是否还能真诚对话的试金石。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就在刚刚 德国大众汽车宣布了! 9月18日,德国大众汽车正式向美国田纳西州查塔努
大千世界很好
2025-09-18 11:37:20
0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