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一大损失!”2000年,山东有一神童,短短的2天便念完小学,10岁那年参加高考,考出了566的高分,但他却只读了1年大学,就嫌弃太简单回家了,如此的奇人令人好奇之余,又感到十分质疑,究竟是觉得大学太简单,还是被打回原形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0年,一个普通的山东家庭里迎来了一个男婴,父母给他取名苏刘溢,他的成长轨迹从一开始就不走寻常路,婴儿时期,他的语言能力发展得极快,别人还在牙牙学语时,他已经能连贯表达自己的想法,父母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他们本能地意识到,这个孩子可能有点不一样。 他没有在幼儿园待太久,因为他觉得那里的玩法太简单,孩子们的哭闹和重复性的活动让他提不起兴趣,于是父母决定让他回家学习,这个决定在当时引起了一些议论,但在苏刘溢身上,似乎没有什么不可能,他的学习能力令人震惊,几本小学教材在他手里很快被翻得破烂,他不仅能看懂,还能举一反三,父母开始意识到,他们的孩子也许真的是个“天才”。 到了七岁,家里觉得不能一直闷在家里学知识,也需要让他接触社会,于是开始为他寻找合适的学校,问题随之而来,孩子的年龄与知识水平严重不匹配,多数学校都不愿意接收一个年龄如此之小、但已经超前太多的孩子,最终,有一所小学愿意尝试让他插班到高年级,可惜的是,短短几天后,他因为一次校园意外受了伤,回家后情绪低落,不愿再去学校。 这让父母陷入思考:如果小学不适合,那是否可以直接挑战初中?他们找到了一所中学,学校安排了测试,没想到,苏刘溢轻而易举地完成了所有科目的考题,甚至有些内容还超出了初中范围,这次,老师们不再犹豫,决定特批他入学。 进入中学后,他的表现更是超乎想象,在上百名学生参与的竞赛中,他拿下了第一名,学校为他组织了专门的教学团队,按照他的节奏单独制定课程,在这样的环境下,普通人需要三年完成的初中课程,他只用了不到一年。 紧接着,他进入高中,那时他才八岁,身高还不到一米三,走在校园里显得格外小巧,但他的能力让所有人刮目相看,无论是生物、物理还是数学,他都游刃有余,他自己还自学了计算机,掌握了多种编程语言,甚至建了一个小网站,吸引了不少网友加入。 2010年,十岁的他参加了高考,这个年龄的孩子在别人眼中还是小学生的模样,而他已经站在了人生第一场重大考试的考场上,考试成绩虽然略低于重点线,但依然远高于同龄人,他的高考消息迅速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媒体纷纷报道,一时间他成为舆论焦点。 不久后,他被南方科技大学录取,这所学校当时正在进行教育改革试验,致力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苏刘溢成为首批实验班中的一员,学校为他开了很多方便之门,包括允许家人陪读、安排专属导师,提供灵活的课程安排,所有人都在关注这个天才少年,大家都认为他将来必定会在科研领域大放异彩。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像外界预期的那样顺利,大学里的学习氛围和生活节奏与他以往的体验有很大不同,这里不再是老师手把手地教,而是需要学生自己主动探索、管理时间,年纪尚小的他,很难适应这样的方式,更大的挑战来自于社交环境,他的同学大多是十八九岁的青年,有着完全不同的兴趣和生活方式,尽管大家友好地接纳他,但他始终觉得格格不入。 在这样的压力下,他的状态逐渐下滑,课程无法专注,考试也开始缺席,学校方面出于关心,并未对外公布太多细节,只是表示他将暂时离校调整,这也标志着他的“少年大学生”阶段告一段落。 回到家中后,他并没有完全停下脚步,他继续自学,把大学课程补完,最终还是完成了学业,但令人意外的是,他并没有进入科研机构或攻读更高学位,而是选择在家乡从事与计算机相关的工作,据说他在一家科技公司里担任开发工作,尽管没有公开太多信息,但从网络上一些零散的消息来看,他在业内还是有一定技术实力的。 这位曾经被称为“神童”的少年,似乎并没有按大众期待走出一条耀眼的科研之路,很多人感到惋惜,甚至有人质疑他的天赋是否被高估了,但如果换个角度看,也许他只是选择了一条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信息来源:大众网——南科大发言人:苏刘溢离校只是因为太想家
“国家的一大损失!”2000年,山东有一神童,短短的2天便念完小学,10岁那年参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9-12 20:41:55
0
阅读: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