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2年,薛仁贵打败回纥,俘虏了十几万人,薛仁贵下令,“江南的全部坑宰,女眷都赏给将士们”,回纥于是派使者去大唐那控诉薛仁贵,唐高宗无奈,派契苾何力去安抚回纥,结果契苾何力更残酷。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614年出生于山西绛州龙门县,出身河东薛氏,祖上曾为北魏名将薛安都之后。家族虽显赫一时,至他这一代已家道中落,靠种田维生。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征讨高句丽,全国募兵,薛仁贵在妻子柳氏劝说下,放下锄头,投身军旅。他从普通士兵做起,初次征战便崭露头角。辽东战场上,他单骑救将领刘君邛,手持方天画戟,斩敌将首级,悬于城门,震慑敌军,军中声名鹊起。安市城之战,他身披白袍,率部冲杀,箭矢如雨,杀敌无数。唐太宗闻其勇武,亲自接见,赐金帛,封右领军中郎将,命其镇守玄武门。此后,他随军征讨高句丽、契丹,战功累累,获封平阳郡公,统领精兵,威震边疆。他擅用弓戟,指挥若定,军中流传其“白袍将军”之名,敌军闻之丧胆。 661年,铁勒九姓突厥骚扰唐朝边境,唐高宗命郑仁泰为主将,薛仁贵为副将,率军北上平乱。次年,铁勒聚兵十余万,欲凭天山地势阻击唐军。出征前,高宗设宴试探薛仁贵箭术,命其射五层铠甲。薛仁贵一箭穿五甲,技惊四座,高宗赐精良铠甲以壮军威。662年三月,铁勒遣十余骁骑挑战,薛仁贵单骑出阵,三箭射杀三将,敌军士气崩溃。唐军趁势猛攻,铁勒军阵大乱,十余万众弃械投降。此战大胜,军中传颂“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边疆骚扰十余年的铁勒势力被彻底压制。 胜利后,薛仁贵却下令坑杀十余万降卒,仅留女眷分赏将士。此举震慑四方,却违背唐朝羁縻政策,引发巨大争议。回纥使者疾驰长安,向高宗控诉薛仁贵暴行。朝堂震动,高宗迫于压力,遣契苾何力率五百精骑北上安抚。契苾何力抵达回纥营地,以恩威并施,表面安抚,实则严惩不服者,擒杀铁勒叶护及首领二百余人,手段比薛仁贵更为冷酷。回纥部众慑于武力,不敢再抗,但对唐朝离心离德,边疆隐患未消。此战虽平息铁勒,却因杀降埋下不稳定种子。 战后,薛仁贵因杀降受朝臣弹劾,主将郑仁泰因战略失误亦被责难。高宗权衡功过,未予重罚,薛仁贵继续领兵。666年,高句丽内乱,唐高宗命其率三千精兵攻扶余城,杀敌万余,助唐军灭高句丽。他受封平阳郡公,驻守平壤,妥善安置降民,稳定局势。670年,征讨吐蕃,大非川之战,副将郭待封擅自出击,导致唐军惨败,薛仁贵被免官,流放象州。681年,高宗念其旧功,召回复用。682年,突厥犯云州,薛仁贵率军迎战,敌将闻其名即溃逃,唐军大胜。次年,他病逝于云州,享年七十,追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契苾何力后参与高句丽、吐蕃之战,史料记载渐少,其结局不明。薛仁贵一生征战,功勋卓著,然杀降之举留下污点,民间对其事迹褒贬不一。
662年,薛仁贵打败回纥,俘虏了十几万人,薛仁贵下令,“江南的全部坑宰,女眷都赏
混沌于浮云
2025-08-27 19:39: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