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皇帝司马曜醉酒后,对身旁的张贵人说:“你年近三十,美色大不如前,又没生孩子,白占着一个贵人的名位,明天我就废了你。“当晚,司马曜被张贵人派几个心腹宫女捂死在了床榻上。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胡正良.风流也曾醉千秋) 公元396年,东晋太元二十一年九月二十日,晋孝武帝司马曜在皇宫清暑殿设宴。 后妃环绕,美人侍酒,乐声悠扬。 酒酣耳热之际,司马曜笑着对身旁最宠爱的张贵人说:“汝以年亦当废矣,吾意更属少者。” 意思是:“按你这年纪也该被废了,我现在更喜欢年轻点的了。” 这句话虽似玩笑,却戳中了张贵人的痛处。 她年近三十,在后宫佳丽中确属“高龄”,尽管她实际比司马曜还小五六岁。 在帝王后宫,妃嫔的青春是最大资本,三十岁常意味着失宠的开始。 司马曜笑着说出这话,或许本意是调情,表明他仍喜爱张贵人,她当时也确实宠冠后宫。 然这话听在张贵人耳中却如同惊雷。 她没有当场发作,而是选择了隐忍。 她开始频频向司马曜劝酒。即便她不劝,司马曜也极易醉倒,因为他晚年有个致命弱点——酗酒。 司马曜的统治分两个阶段。 十一岁继位时年幼,皇权旁落于谢安等士族手中,他本人仅是傀儡。 彼时他尚有抱负,不沉迷享乐,饮酒有度。 转机在淝水之战(383年)后。 此战胜利提升了皇室威望,同时王、谢等大族势力因人才凋零而衰落。 主持大局的谢安本人名士风范,野心不大。 司马曜抓住时机,联合亲弟司马道子,成功将分散的皇权收归己有。 这本是他励精图治、巩固皇权的良机。 权力到手后,司马曜却判若两人。 他不再勤于政事,转而沉溺享乐,尤嗜酒色,怠于朝政。 他常于宫中烂醉如泥,清醒时日少,大臣难见其面,国事自然荒废。 因此,当张贵人那晚不断灌酒,司马曜很快便酩酊大醉,被扶至清暑殿寝宫休息。 看着沉睡的皇帝,张贵人开始行动。 她以美酒犒赏所有宦官,将他们支走。 待四下无人,只剩心腹婢女时,张贵人下了狠心。 她命婢女用厚被死死捂住司马曜的头脸。 就这样,东晋皇帝司马曜在醉梦中被活活闷死。 皇帝暴毙,需有交代。 张贵人异常镇定,重金贿赂侍从宫人,统一口径对外宣称孝武帝是“睡梦中突发惊悸窒息而死”。 此说虽牵强,竟无人质疑深究。 张贵人敢如此行事,正是看透了宫廷人心——无人会真心为司马曜讨公道。 原因在于司马曜死后的权力格局。 他当初收权,倚仗的是亲弟司马道子。 兄弟联手扳倒谢安等士族。 而权力集中后,兄弟反目,形成“主相相持”之局,互相提防牵制。 司马曜之死,最高兴的莫过于司马道子父子。 皇帝一死,大权自然落入司马道子及其子司马元显之手。 因此,甚至有人推测司马曜之死背后或有司马道子父子的影子,张贵人可能只是被利用的棋子。 那么,司马曜无子继位吗? 长子司马德宗随即登基,是为晋安帝。 但问题在于,司马德宗继位时年仅十五岁,且据《资治通鉴》载,其“幼而不慧,口不能言,至于寒暑饥饱亦不能辨,饮食寝兴皆非己出。” 即智力严重缺陷,生活不能自理,近乎“痴傻”。 指望他为父申冤绝无可能。 因此,司马德宗一登基,朝政便完全被叔父司马道子、堂兄司马元显掌控。 然司马道子父子好景不长。 公元402年,军阀桓玄攻入都城建康(今南京),废杀司马道子父子,掌权。 后桓玄更逼司马德宗退位,贬为平固王。 随后枭雄刘裕崛起,击败桓玄,复立司马德宗为傀儡皇帝。 公元419年,刘裕觉时机成熟,派人勒死司马德宗。 其弟司马德文被立为帝,即晋恭帝。 仅一年后(420年),刘裕逼司马德文禅位,建立南朝宋,东晋灭亡。 翌年,刘裕为绝后患,杀害司马德文。 纵观司马曜之死,表面是后宫因一句戏言引发的弑君惨案。 但深层原因,是他晚年酗酒荒政,皇权威信扫地,予人可乘之机。 同时,他与司马道子的激烈内斗,使其死后无人真心追查,朝廷迅速被权臣把控。 继位的晋安帝司马德宗严重脑力问题,更使东晋皇室彻底丧失掌控力,沦为权臣玩物,终致王朝覆灭。 一句玩笑,断送己命,亦如推倒多米诺骨牌,加速了东晋的崩塌。
东晋皇帝司马曜醉酒后,对身旁的张贵人说:“你年近三十,美色大不如前,又没生孩子,
柔花弱草意绵
2025-08-26 15:59:38
0
阅读: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