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青海一农民带儿子去河里采沙金,晚上听见儿子急匆匆的跑回来,用颤抖的声

旧梦谈史 2025-07-30 21:09:16

1994年,青海一农民带儿子去河里采沙金,晚上听见儿子急匆匆的跑回来,用颤抖的声音说:“阿大,我们发财了!”紧接着,他从怀里拿出样东西后,父亲看到后问:“你确定是刨沙刨出来的?”   1994年,青海祁连山下一个回族农家,夜晚的寂静被一声兴奋的呼喊撕开:“阿大,我们发财了!”

儿子气喘吁吁地跑进屋,哆哆嗦嗦地从怀里掏出个金灿灿的东西,可当爹的马天库接过那沉甸甸的玩意儿,脸上的喜色一闪而过,随即便沉了下来,他没问值多少钱,反而劈头一句:“你确定是刨沙刨出来的?”

这句问话,问得家里人都有点懵,对一个靠天吃饭的家庭来说,这块金子几乎可以说是天降横财,可当家人的反应却如此反常,也注定了这家人和这件宝贝的命运,不会那么简单。

故事的主角马天库是祁连县卡力岗村一个地道的农民,他身上有股不认命的劲儿,八十年代就成了村里第一个开手扶拖拉机的人,靠着勤快能干,率先盖起了新房,日子过得比多数乡亲宽裕。

然而祁连山天冷地薄,马天库心里清楚光靠种地一辈子也折腾不出大名堂,听村里老人说附近的天盆河能出沙金,他便带着两个儿子干起了“淘金”的副业,指望着哪天能捞到块大的,让日子再上个台阶。

那天清晨,天还没亮,兄弟俩就开着拖拉机去了河滩,一直忙到傍晚,就在准备收工时,二儿子在河道里一铲子下去,感觉碰到了硬物,扒开泥沙,一块刻着花纹的金牌赫然出现,兄弟俩又惊又喜,捧着这意外之喜就往家飞奔。

油灯下马天库翻来覆去地看,金牌上一头牛正被一只狼死死咬住,造型凶猛,工艺精巧得不像凡物,他心里咯噔一下,立马就意识到这金疙瘩绝对是价值不菲,妻子在一旁激动得直念叨,儿子们更是乐开了花,盘算着卖了钱怎么分,怎么盖新房、买新农机。

屋子里一下就炸开了锅,只有马天库一言不发,他看着金牌上那头牛不甘的眼神,心里也翻江倒海。

那一夜他躺在炕上辗转反侧,这东西到底是自家的运气,还是国家的文物,他想起以前村里有人捡到古钱和玉器,最后都被政府收走了,国家有法律,地里挖出来的东西不是谁挖到就是谁的,钱是好东西,但不能为了钱,让人在背后戳脊梁骨。

天刚亮,马天库就把全家人召集起来,斩钉截铁地说:"我琢磨了一宿,这金牌肯定是文物,咱们不能私藏,得上交国家。"

大儿子一听就急了:"爹!这可是咱们一锄头一锄头从土里刨出来的,凭啥说交就交?"

眼看到手的富贵要飞走,任谁心里都不是滋味,马天库只好耐着性子给家人解释:"你们想想,这金牌要真是文物,藏在家里反倒是个祸根,整天提心吊胆怕被偷,还得防着有人上门查,咱们老马家世代都是本分人,这种昧良心的事可不能干。"

看着父亲不容置疑的神情,家人们虽然满心不舍,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了,拿定主意后马天库二话不说就行动起来,那天正赶上星期天,县政府不上班,他愣是直接找到了县委书记家里,县委书记一听这事儿,立马意识到事关重大,当场就联系了县文物局。

第二天一大早,省文物局的专家就急匆匆赶来了,当他们轻轻擦掉金牌上的泥土,看清真容的那一刻,在场所有人都惊得倒吸一口凉气。

鉴定结果也很快揭晓:这件"狼咬牛金牌饰"竟是两千多年前汉代匈奴王族的珍宝,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它长14.7厘米,宽9.2厘米,足足有365克重,纯金打造,上面的图案栩栩如生,堪称无价之宝。

县里当即决定,公开表彰马天库一家的义举,并奖励现金6万元,在那个年代6万元对一个农民家庭而言无疑是一笔巨款,但这笔钱跟这件国宝的真正价值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可贵的是马天库拿到奖金后,还分了一部分给当初一同淘金的乡亲们。

如今,这件“狼噬牛金牌饰”静静地躺在青海省博物馆,成了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向世人诉说着千年前草原民族的铁血豪情,它的价值,早已超越了黄金本身。

谁又能想到一件国之瑰宝的命运,会悬在一个普通农民的一念之间,如果马天库当时动了私心,这块金牌的下场恐怕不是被熔成金条,就是在某个不知名的海外买家手里,我们今天又哪有机会在博物馆里看到它?

一个朴素的农民用一个朴素的决定,守护了一段国家的历史,这比黄金本身的价值要珍贵得多。

0 阅读:542

评论列表

有你才幸福

有你才幸福

1
2025-07-31 19:16

他儿子估计得恨死他爹

猜你喜欢

旧梦谈史

旧梦谈史

遇到每一个值得被记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