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秋,湖北武当山,赤脚医生李保民正上山采药,经过一处坟地时,他突然听到吱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7-29 20:15:14

1983年秋,湖北武当山,赤脚医生李保民正上山采药,经过一处坟地时,他突然听到吱吱喳喳声,循声望去,只见灌木丛里伸出一窝老鼠头,冻得瑟瑟发抖,待他走近一看,不料却意外发现了块特殊的带字木板。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3年深秋,武当山的山风带着寒意,吹得树叶簌簌作响,山脚下住着一位赤脚医生,叫李保民,那天一大早,他像往常一样背着竹篓上山采药,天刚蒙蒙亮,山道上还积着露水,脚下的石板有些滑,他走得不快,边走边留意那些藏在树根和岩缝里的药草。   走着走着,他经过一片荒废的坟地,地势偏僻,杂草丛生,就在这片灌木丛中,他听见了一阵细碎的叫声,那声音很轻,像是小动物在哀鸣,他停下脚步,顺着声音走过去,小心拨开乱草,一窝毛还没长齐的小鼯鼠正瑟缩在草窝里,身子冻得直打颤,这种动物在当地人嘴里常被叫作“寒号鸟”,其实是一种红白相间的鼯鼠,喜欢在岩缝和老树洞中筑巢。   山上气温低,尤其是在清晨,寒气最重,这些小生命显然已经撑到了极限,李保民皱了皱眉,放下药篓,蹲下来捡了些落叶和枯枝,在一块稍微避风的石头后搭了个简易的小窝,把鼯鼠幼崽轻轻放进去,他从干粮袋里掏出一个馒头,掰得碎碎的撒在窝边,希望它们能熬到母鼯鼠回来。   就在他清理窝边杂草时,手指触到了一样硬邦邦的东西,他以为是块石头,可扒开泥土一看,露出的是一块长条形的木板,表面乌黑发暗,角落还有一块焦痕,他小心地把它从土里撬出来,木板大概有五尺长,沉甸甸的,边缘有些破损,但中心位置隐约能看到一些被泥土覆盖的痕迹,像是刻字。   李保民虽然不是读书人,但见多识广,他记得小时候听老人说过,武当山以前常有皇帝下旨赐文给道观,有些还刻在木板上,这块板子上模模糊糊的几个字,看起来像是“圣旨”和“永乐”两个字,他的心跳加快了几分,赶紧把板子抱在怀里,用外衣包好,扛起背篓就往山下走。   回到家,他找来一盆井水,用旧布蘸着水,一点一点地把木板上的污垢擦掉,木头早已干裂,边角斑驳不堪,但随着灰土被揭开,那些刻在上面的字迹慢慢显露出来,他认得出“永乐十一年十月十八日”几个字,还有“敕令”“紫霄宫”“禁扰”等词,木板正中央刻着“圣旨”两个大字,笔划粗重,透着一种庄严的气息。   他知道这不是普通的东西,永乐是明成祖朱棣的年号,而紫霄宫是武当山最重要的宫观之一,他越看越觉得这块木牌来头不小,心里既激动又忐忑,这木板肯定是文物,但该怎么处理,他一时间也拿不准。   他思前想后几夜没睡好,这东西如果拿到市面上去卖,肯定能换不少钱,可那是犯法的,而且像这么大的木板,在村里根本藏不住,别人一眼就能看出不对劲,他想了很多,最后还是决定把它送去博物馆。   第二天一早,李保民把木板重新包好,徒步十几里路,把它送到了武当山博物馆,工作人员拆开包裹后,立刻围了过来,查验木板上的文字与结构,专家们确认,这是一块明代永乐年间的皇家敕令圣旨,是朱棣亲自赐给武当山道众的禁令圣旨,极为罕见。   这块木牌不仅内容明确,制作也极其考究,木板采用杉木边框,内部嵌银杏木芯,这种结构既防潮又耐腐,表面涂有朱漆,字体则用金粉填描,更让人惊讶的是,在文字中,竟有类似句读的标点符号,这在明代极其罕见,比现代标点的普及早了几百年。   圣旨内容主要是对道士修行环境的保护:禁止外人擅闯道观、免除田地税赋、道士犯法由道观自行处置,这显示出明代皇帝对武当山道教的格外恩宠,根据史料记载,明代历代皇帝共向武当山颁发了三百多道圣旨,如今能保存下来的却寥寥无几,这块圣旨牌,是目前全国已知仅存的三件明代木雕圣旨之一。   这块木牌的经历也颇为曲折,在清末动乱中,它从原本的五龙宫中流落出来,土改时期,它被当作黑板分给村民使用,后来又在文革中成了饭桌,甚至被当作烤火盆的垫脚板,左上角的焦痕,就是那时留下的,若不是那窝鼯鼠在此筑巢,用草茎覆盖木板,隔绝湿气和虫蚁,这块牌子恐怕早就烂在泥土里。   考古人员后来回到李保民发现木牌的地点,在附近发现了一块破碎的石龟残骸,根据石龟的造型推测,这块圣旨牌原本是插在石碑顶部的“碑额”,而整个碑体早已风化崩解,仅剩这块木头奇迹般地保存下来。   现如今,这块圣旨牌被妥善安置在武当山博物馆的恒温展柜中,朱漆金字在灯光下依然熠熠生辉,九条行龙盘绕在边框,栩栩如生,展柜一角,还陈列着一只仿制的鼯鼠标本,作为对这群无声守护者的致敬。   李保民因为上交文物,获得了“文物保护先进个人”的表彰,他没有接受奖金,只拿了一张奖状,有人说他傻,这块木头能换栋楼房,可他觉得,连鼯鼠都知道护着它,自己若是贪了,反倒睡不踏实。   信息来源:《明代宦官与武当山道教》《正说明朝十六帝》  

0 阅读:321

猜你喜欢

一桐评这个去

一桐评这个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