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虫经济突然火了!这份防虫产业链攻略请收好 广东突然最近冒出来的基孔肯雅热疫情

袁绍八点 2025-07-28 21:17:11

蚊虫经济突然火了!这份防虫产业链攻略请收好 广东突然最近冒出来的基孔肯雅热疫情,"蚊虫概念股"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三条可持续跟踪的投资逻辑。 检测试剂:订单虽小但含金量高 现在最吃香的是能卡住病毒检测咽喉的公司。 科华生物 、亚辉龙几家手握诊断技术的企业虽然都明确说"营收占比不到1%",但仔细看业务结构会发现——这类突发疫情专用试剂毛利率普遍在70%以上,且往往能顺带拿下疾控系统的长期订单。特别要注意仁度生物 这种打包检测登革热、寨卡病毒的多联检测产品,技术壁垒和复用价值更高。不过要注意医疗器械注册证的获取进度,这决定了这些试剂到底是短线炒作还是长线故事。 驱蚊产品:大消费里的隐藏赛道 比起突发热点, 润本股份 这类垂直龙头更值得关注。他们在互动平台上透露的两大生产基地、十万平产能,直接把行业门槛亮出来了。驱蚊市场年增速稳定在15%左右,但竞争格局极度分散,这次疫情可能加速行业洗牌。特别是儿童细分领域,孩子王自有品牌叠加代理业务,渠道优势明显。但要注意 名臣健康 这种老牌日化企业的动向,他们的渠道下沉能力可能带来意外爆发。 杀虫产业:跨界玩家暗藏玄机 最容易被忽略的是中旗股份 、广康生化 这种农业农药企业。他们现有的杀虫剂稍作配方调整就能转做卫生杀虫产品,这在技术路线上属于"降维打击"。不过要盯紧企业公告里关于卫生资质的申报进展,毕竟从田间地头到家庭消杀,审批流程至少要18个月。反倒是 彩虹集团 这种专业选手已经构建起完整产品矩阵,特别是他们的"物理灭蚊+化学驱蚊"双线策略,完美契合当前消费者的健康焦虑。 现在市场热度虽然集中在广东疫情,但背后的长期逻辑其实是气候变化导致的蚊媒传染病常态化。世界卫生组织去年就预警,全球变暖正使热带病向北推移。这意味着相关企业可能会迎来类似流感疫苗企业的周期性机会。但要注意概念股的实际业绩贡献,例如久量股份的电蚊拍业务虽然占到营收10%,但单品毛利率不足20%,这类企业更需要观察暑期的持续性销售数据。

0 阅读:39
袁绍八点

袁绍八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