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老总在晚年的回忆录中写道: “我不喊你万岁,但我祝你健康,希望你长命百岁” 这句话,蕴含着极为复杂而真挚的情感。彭德怀元帅与毛主席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并肩作战,共同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他们都怀揣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理想,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懈奋斗 。“祝你健康,希望你长命百岁”,这无疑是彭德怀元帅对毛泽东主席发自内心的真诚祝愿,体现了他对领袖的敬重与关心,希望毛泽东主席能够身体健康,继续带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前行 。 然而,“我不喊你万岁” 则彰显出彭德怀元帅坚持真理、不随波逐流的高尚品格。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万岁” 之声不绝于耳,很多人出于各种原因,纷纷高呼 “万岁”,但彭德怀元帅却保持着独立的思考和坚定的原则。他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始终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而不是盲目地歌功颂德 。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故事如繁星般闪烁,其中彭德怀与夫人刘坤模的这段婚姻经历,充满了时代的无奈与个人的坚守,令人感慨万千。 1928年6月初,彭德怀从南县调防平江。在开拔前,他深知此次调防意味着要投身战斗,无法将妻子刘坤模带在身边。于是,他温柔又坚定地对刘坤模说:“这次调防要打仗,我就不能把你带在身边了。你先回家去,请个教员补习功课,准备下半年报考中学。我打完仗再接你出来。”对于这对夫妻而言,因换防而暂时的离别是常有的事,他们或许都未曾料到,这一次的分别竟会如此漫长。 刘坤模与彭德怀分手后,回到了哥哥刘玉峰的家里。那时,刘玉峰在石潭镇摆了一个小杂货摊子,一家人过着平凡的生活。然而,平静的日子很快被打破。一天深夜,刘玉峰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他刚打开门,一位好友神色紧张地快步跨进来,从衣袋里掏出一张报纸,塞到刘玉峰手里,急切地说:“出大事了!彭德怀在平江兵变了!”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让刘玉峰脸色煞白。刘坤模更是慌了神,她焦急地问哥哥:“怎么办?怎么办?”刘玉峰在稍微镇定后,果断地说:“快逃!”可逃往哪里呢?他一边说着,一边在脑海中快速思索。 随后,刘玉峰带着妹妹,趁着夜色,抄山间小道一路疾行,来到表嫂家躲藏。把妹妹安顿好后,他又连夜返回石潭镇。刘玉峰惊恐不安地过了两天,第三天,独立第5师师长手下的王差遣来到刘家,悄声地告诉刘玉峰:“师长下令抓你的妹子!”并示意刘玉峰早拿主意。当夜,刘玉峰急忙去表嫂家,把刘坤模送到附近的山里躲避。 不满18岁的刘坤模,望着空荡荡的大山,听着远处传来饿狼的嗥叫,心中充满了恐惧。她紧紧地抓着哥哥的手臂不放,刘玉峰再三叮嘱她:“千万别出山,躲几天,我再想办法。”可风声越来越紧,当地民团到处搜捕刘坤模。刘玉峰无奈之下,只得让妹子离开湘潭,装成讨饭的,到外县去躲避。刘坤模头上挽起一个疙瘩结,脸上抹了灰,挑上铺盖,随同一个60多岁的老婶子,沿途乞讨。 1930年7月下旬,彭德怀指挥红5军打长沙时,给刘坤模来过一封信:“我们快胜利了,我跟你见面时,要扬眉吐气说个够!”此后,彭德怀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披肝沥胆,浴血奋战。面对强大敌军的围攻、追击和堵截,他转战了大半个中国。几番死里逃生,几度濒死而复生,在铁血硝烟中,他与刘坤模之间的音讯彻底断绝了。 1937年10月的一天,报纸上的一条醒目的消息,强烈地拨动了刘坤模的心弦: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指挥第115师在平型关歼灭侵华日军坂垣师团1000余人,取得抗日战争以来第一个大胜利。她又惊又喜,马上给彭德怀写了一封信。可是,在写信封时,她不知道平型关在什么地方,又不敢打听,便写上了:“平型关彭德怀收”。 当年11月,刘坤模同彭德怀的弟弟彭金华一起到达延安。这时,彭德怀从抗日前线回延安参加中央会议。9年多的离别,本以为这次重逢能迎来团圆,可现实却并非如此。因为刘坤模在湖北已生了一个女孩,刚满周岁。彭德怀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把失望和痛苦深深地压在心底。他想到刘坤模为了自己逃难多年的艰辛,看着痛哭失声的刘坤模,没有一句埋怨,反而安慰她说:“这些年你为我受苦了咯!但是孩子不能没有娘,你应该回到孩子的身边去。”几十年过去了,彭德怀回忆起这段往事,对他的一个侄女说:“这不能怨她,也不能怨我!”是啊,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个人的命运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许多事情都身不由己。
1959年7月的庐山会议,彭德怀因为一封直言不讳的信件被撤销国防部长职务。在铺天
【3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