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劳动模范,1982年官至副国级,1987年降至副部级,2003年再次副国级

长河观澜 2025-07-27 09:52:52

她是劳动模范,1982年官至副国级,1987年降至副部级,2003年再次副国级

郝建秀,1935年出生于青岛一户普通人家,家里孩子多,日子过得紧巴巴。她小学没读完,13岁就进了青岛国棉六厂当纺织女工。那年头,工厂条件艰苦,棉絮满天飞,机器噪音震耳朵,但她从不喊苦。凭着一股子韧劲,她边干活边琢磨,研究出细纱工作法,减少纱线断头和浪费。这法子简单好用,1951年推广到全国,纺织厂效率大涨。她因此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52年入了党,成了当时家喻户晓的先进典型。 组织看重她的潜力,1953年送她去山东大学工农速成中学补习文化知识。1954年,她转到中国人民大学工农速成中学,1958年考进华东纺织工学院。学成后,她回青岛国棉六厂当技术员,负责设备维护和技术指导。1954年,她以19岁之龄参加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作为最年轻的代表,提出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建议,引起关注。她的务实态度和专业能力,为她后来的职业道路打下基础。

郝建秀的细纱工作法不光提升了生产效率,还带动了全国纺织工人的工作热情。1952年,她所在小组发起“红五月”劳动竞赛,全国纺织厂纷纷响应,生产氛围空前高涨。她的小组被命名为“郝建秀小组”,成了行业标杆。1953年,小组收到中央的鼓励回信,工友们深受鼓舞。她在工厂宣读信件,激励大家再接再厉。这套工作法的影响力持续扩大,成了新中国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 1962年,郝建秀从华东纺织工学院毕业,回到青岛国棉六厂担任技术员。她深入车间,检查设备,指导工人改进操作。她的努力让工厂生产更加顺畅,产品质量稳步提升。1960年代,她升任青岛国棉八厂副厂长,负责生产管理。她的务实作风深得工人信任,工厂效率和士气都大幅提高。之后,她被调往中央,参与更广泛的工业管理工作,展现出卓越的组织能力。 1982年,郝建秀在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迈入副国级行列。她负责协调工业政策,经常加班研究经济数据,制定发展规划。1985年,她增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职责更重,工作节奏更快。她参与制定国家工业战略,推动纺织等行业的现代化进程。她的办公室堆满报告和数据表,桌上总放着最新的经济资料。她以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赢得了同事的尊重。

1987年,改革开放进入关键阶段,国家需要调整干部结构。郝建秀主动请缨,担任国家计委副主任,级别降为副部级。她全身心投入经济规划工作,研究产业布局,制定发展政策。她多次带队调研,深入工厂了解实情,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她的报告数据详实,分析透彻,为国家经济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在国家计委的十年间,她推动了纺织行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助力行业适应市场化改革。 1998年,国家计委改组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郝建秀继续担任副主任。她关注经济转型中的民生问题,提出加强职业教育、提升工人技能的建议。她参与制定“十五”计划,重点推动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协调发展。2001年,她卸任行政职务,但她的经验和洞察力依然受到重视。她的工作风格一如既往地务实,始终以国家利益为先,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2003年,郝建秀当选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再次成为副国级干部。她在政协工作中聚焦民生,关注职业教育、妇女权益和工业发展。她多次提交提案,呼吁改善工人劳动条件和培训机会。她的发言简洁有力,数据支撑充分,得到广泛认可。她还积极参与基层调研,走访工厂和农村,了解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建议。她的努力为政策制定提供了宝贵参考。 在政协任职期间,郝建秀始终保持低调务实的作风。她多次回到青岛,探访老厂房,与老工友交流。2005年,她调研山东一家纺织企业,仔细检查生产线,了解设备更新情况,提出改进建议。2008年,她参观青岛纺织博物馆,看到自己的工作笔记和奖章被展出。她与工作人员交流,回忆在工厂的岁月,感慨工业发展的变迁。她的贡献被铭记,成为激励后人的榜样。 郝建秀的职业生涯展现了普通人通过努力为国家作贡献的可能。她从纺织女工起步,靠钻研和奉献,一步步走到国家高层。她的细纱工作法改变了行业面貌,她的政策建议推动了经济进步。2011年,她因病去世,享年91岁。她的去世引发社会广泛缅怀,青岛纺织博物馆设立专门展区,陈列她的遗物和事迹。

0 阅读:65
长河观澜

长河观澜

关注我!带你领略中华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