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陈峰获刑12年,那个狂飙时代和弄潮儿们都已尘封
01
2020年2月,调查组进驻后,海航董事长陈峰的心情一天比一天沉重。虽然是他亲自向政府求救,才派来的调查组,但他总是感到不安。
他开始投石问路,向组织提出退休的请求,条件是保留30%的股权,没有回音;降低到15%,也没有回;再降到5%,仍是石沉大海。
陈峰慌了,最后一次以近乎卑微的语气提出:每月发五万块退休金,留着30层的办公室喝喝茶就行。收到的依然是沉默。
这下彻底坐不住了。
这年12月,68岁的陈峰亲自开车,带着未婚妻,悄悄从海口过轮渡,连夜奔赴深圳边关,打算前往香港。顺着车流移动的他,被早已守株待兔的工作人员精准拦下。
事后,组织问他去香港干什么?陈峰说,未婚妻是香港人,去那领结婚证。
然而这门婚事没获得祝福。不久,陈峰因涉嫌违法犯罪,被采取强制措施。
四年后的2025年7月17日,一审判决宣布:
有期徒刑12年,罚没2.61亿元。刑期至2033年,彼时他将年满80岁。
02
落得如此下场的陈峰,是海南建省之初,由当时的省长亲自招揽的优秀人才。
海南发展航空业是道必选题,但省里左挤右挤只拿出来1000万。把这笔“连个飞机翅膀都买不了”的钱,交到陈峰手里,于1993年成立海南省航空公司。
谁也不敢想这家空壳公司,能闹出多大动静。
陈峰开始了他的表演。他最厉害之处,是口才逆天。
先说服政府,将海航变为国内首家股份制航空公司,凭着这个“首家”,成功募集到2.5亿元社会资金。
接着,他将目光转向银行。
海南特殊地理位置导致的飞机出行刚需,被他比作“印钞机”。这个故事打动了银行,同意用仅有的2.5亿元作担保,贷出6亿。
拿着这笔钱,陈峰买了两架波音737。马上用这两架飞机作担保,贷款又订两架飞机。新订的两架飞机到了以后,再抵押,再贷款。
就这样鸡生蛋、蛋生鸡,玩得不亦乐乎。直到银行发现不对劲,死活不再批贷款。
国内不给贷,那就从外面找。1995年,陈峰远赴美国。在量子基金办公室,他当着金融大鳄索罗斯的面,回答了三百多个问题,成功拿下2500万美元投资。
钱不多,索罗斯的面子更大,从此陈峰成为华尔街的宠儿,更加有底气疯玩资本游戏——这才是他最核心的能力。
进入新世纪,海航开启了多元化。2003年收购西安民生集团,2008年成立大新华物流公司,随后大力布局产业链。
2010年海航商业接连收购天津国际商场,湖南家润多、上海家得利超市,同时试水零售购物中心项目。此外,2007年成立海航资本,开展租赁、信托、保险等多项金融服务。
并购的巨手更是伸向海外,2015年开始的三年,豪掷4000亿,接连买下希尔顿酒店、德意志银行、英迈。其中收购IT分销巨头英迈,花了60亿美元,比市值高出了整整40%,被《华尔街日报》笑话为"中国买手综合征"典型病例。
靠着不停歇的扩张,海航成为拥有2000多家关联公司的庞然大物。巅峰时的2017年,海航总资产达到了1.23万亿元,一跃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的前200名。
03
在陈峰和海航大放异彩的那个时代,类似的财富故事不断上演,背后都有相似的秘密,那就是“高杠杆并购—资产抵押—再融资”的循环魔法。
用来融资的资产,在海航一开始是飞机,之后是并购的各种企业;
在恒大是地皮,之后也是各种并购,直到高调造车;
在蚂蚁金服是消费贷。
资产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放大,杠杆越加越高,再配合高周转,就像滚雪球一样迅速膨胀。
然而,这套玩法有个致命弱点:
贷款总是要还的。
鲸吞的大量资产,只有账面好看的数字,很多实际经营是亏损状态,如果不能继续获得银行贷款,或者卖出企业债,游戏就玩不下去了。
就像击鼓传花,音乐停了,拿着花的人就要倒霉。
2016年开始,中央定调“去杠杆”,监管层收紧海外投资放贷。音乐真停了。
但是海航的脚步却停不下来,拼命发企业债保现金流,企业债卖不动就推内部理财,把员工一起拖下水。眼见现金即将见底,时任总裁的联合创始人王健,却于2018年突发意外,离奇死亡。已经退居二线的陈峰,再次站到前台。
盼星星盼月亮,指望老董事长再创奇迹的海航员工,却发现他的魔法好像失灵了。
最初的资金缺口看上去只有四五百亿,花了一年多卖了3000多亿资产,债务不降反升,总负债竟然猛增到了7000亿。其实并不奇怪,隐藏的大量表外负债,看到海航开始还钱,时机已到纷纷露头。
陈峰不敢再动了,每次开会都讲海航闯过以前危机的故事;接着拍胸脯说还有很多优质资产,只是不能降成萝卜白菜价,得慢慢卖;最后是大段的佛法心得。
“他没有还债方案,只讲因果”,听得一头雾水的债权人,只能摇头叹息。
债权人倒还沉得住气,半年多没发工资的员工已经等不了,2万人联名告状。陈峰主持两年的自救行动,以爆雷收场。
走投无路的陈峰,只得亲自写信向政府求救,最终迎来了文章开头的结局。
04
政府接手后,查明海航已经资不抵债,最终负债额高达1.1万亿。2021年启动破产程序以来,海航营业收入逐年走高,但仍在亏损,处于艰难求生的状态。
海航的未来尚不明朗,但老董事长的命运大抵已经确定。一审判决,历数陈峰的“三宗罪”:
骗取贷款罪:扩张期间做假账,骗取银行贷款;
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2018年重新出山后,通过内部交易挪用资金填窟窿,不仅造成更大损失,更是把本来健康的下属企业也全部拖死;
职务侵占罪:利用职务便利,将海航集团资产转移至其亲属控制的企业,或通过关联交易牟取私利。
最后一条原本属于“灰色空间”,不上秤还好,如今上秤了,必然会一起清算。
海航爆雷后的处置,后来成了一套标准模式:政府介入,老板消极应对,最后入狱担责。
同样的流程在恒大重演。许家印的“三高一低”(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和低成本),几乎是一样的套路,同因亦同果。
而对蚂蚁金服,政府提前干预阻止上市,直接摘掉又一个万亿级大雷。
更多老板则是受到震慑,积极主动化债。毕竟,谁也不想步陈峰的后尘。
05
陈峰落幕,那个狂飙猛进的时代逐渐尘封。
曾经的弄潮儿,潮退之后纷纷显现出本色。他们有着坚强的意志,各显所能成为不同领域的英雄,但他们并不是神。
他们能成为英雄,是因为中国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巨量财富,价值却被长期低估,需要有人施展资本魔法将其放大,提升到本该拥有的位置。
当他们用力过猛,险些把泡沫吹破时,旧时代大门关闭,老一辈英雄也该退场了。
而在失去时代的托举之后,慌乱之中很多人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高明。
终究是时代的英雄,而非英雄的时代。
如今中国已进入新一轮积累期,以前沿科技、高附加值为明显特征。新的时代呼唤新一代英雄,需要他们敬畏规则、更有创造力。
而陈峰们的故事,只能成为历史的教训,供后人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