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住南亚的生命线捏住南亚的生命线集体沉默以前,我们要在上游搞水电站,阿三牛逼哄

庚黑星君 2025-07-25 01:25:28

捏住南亚的生命线

捏住南亚的生命线

集体沉默

以前,我们要在上游搞水电站,阿三牛逼哄哄,各种威胁。

现在,雅下水电工程正式开工,阿三开始变得安静了。

很明显,这种级别的工程,涉及面又广,肯定是南亚周边的几个国家都事先谈好了。

所以,我们看到,整个外部的反对意见不算强大。

其实,整个水电站地区的自然环境是比较严酷的。

我们今天可以在这里干,说明这些年的基建投入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成果。

而进一步可以看得出,发电量多少是其次,首先,我们彻底改变了原来对我们极为不利的基建情况。

物流含义,远超发电含义。

当初,我们差点把阿三打成首都保卫战了,为何放弃了?

不就是物流体系实在跟不上吗?

一旦物流体系完全贯通起来,那么,整个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经济生态,就会发生系统性的改变。

从这次很多南亚国家的态度来看,我们未来还可以用电力出口绑定他们。

本来,这些国家都比较依赖印度。

现在,我们就可以用电力绑住他们,再把部分落后产能转移给他们,贯穿的物流体系又可以互联互通,那么,整个南亚片区的形势就会永久改变。

大家有没有看出,这到底图什么?

当初拜登要搞印太战略,尤其是让印度加入反抗我们的队伍,还搞什么“环A牛市”打击人民币资产。

如果南亚的博弈格局彻底有利于我们,印度跳不起来了,所谓的印太战略也就彻底被破功了,这才是最有含金量的地方。

其实,这件事对于我们个人也很有启发。

当你遇到重大困难的时候,要有重新定义你的对手、你的困难、你的目标的能力。

然后,一切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大为不同。

———————

对于中国而言,牢牢把控南亚,是我们必须赢得的胜利。

不仅是对马六甲海峡的突围,不仅是对印太战略的打击,这里有着广大的人口密度。

在我国人口结构趋势暂时不可逆转的背景下,谁可以拥抱更多南方国家的人口和市场,谁有可能赢得大国博弈的胜利。

关键是,我们现在跟美国PK,就是要抓住制造业的成本定价权。

未来发达国家的通胀率,必须看我们的眼色。

只有做到这一步,我们才可以“进可攻退可守”,张弛有度。

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通过电力控制、物流贯通、绑定东南亚和南亚的廉价劳动力,将会极大的有利于我们做到这一点。

况且,这也可以极大的缓和我们周边的地缘形势,塑造一个行对有利于发展的外部环境。

美国人不是想要制造业回流吗?

我们的这一战略,实则就是对着他们的侧脸直接一个大嘴巴子。

纵观当今天下,产业链断裂,正在加速变成市场切割。

美国要抢人家的钱,还要抢人家的饭碗,还不让我们卖东西给他们。

类似的逻辑,我们也会这么干。

在无法马上碰一碰的前提下,那么,列强之间可以做的事情,就是相互抢夺其他国家的钱和饭碗,没有其他办法了。

同时,一旦能够抢夺南亚和东南亚,对于日韩先进制造业的打击,也是空前巨大的。

我们对日韩欧不要有任何幻想,他们不配,也不值得。

所以,能够打击他们,对于我们未来有更大的筹码站在美国的对立面,意义重大。

尤其是,欧日韩都看好东南亚、南亚的背景下,能够确立我们在这些地缘的经济统治力和军事主动权,是大国博弈时代最为关键的。

此外,这也让我们面对美国的“离岸平衡术”,有了大量筹码去应对的契机。

———————

印度这个国家,虽然完全不可信,也需要处处提防,可是,却真的是殖民地的好苗子。

他们有事没事的横跳,看似舞步极为丝滑,却也给了我们巨大的套利空间。

而且,这也让他们缺乏长期规划和执行本国经济产业的能力。

那么,一个被限制的印度,也意味着,中国作为“产业黑洞”就成了既定事实。

甭管你什么产业,只要进入中国了,就很难再从中国流出去了,就像光无法轻易从黑洞中逃脱。

即便有外溢,也是我们主动布局,并以将转口贸易地区逐步纳入我们的全球经济势力版图为前置条件的。

对于美国而言,现在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延迟我们掌握所有关键产业的步伐。

这一天越是晚到,美元霸权体系越是可以横行更久,中国对美国的各种封堵对应的突破越难。

毕竟,我们还是有人口趋势结构的bug,这一点美国人很清楚的。

其实,我们的应对逻辑是比较相似的。

如果美国打算扶持的产业代理人都起不来,甚至越来越孱弱,那美国也就很难跟我们的实体经济进行长期对抗。

这几年,东亚地区的卷,已经让日韩都快吐血了。

大家也看到,日韩的国内都是政坛极为动荡,背景就是如此。

事实上,印度莫迪现在的态度改变,何尝不是如此呢?

内卷,卷到跟我们直接同赛道pk的国家都吐血,没有对手了,那我们也就可以确保自己成功穿越本轮全球经济周期尾部了。

一个没有盟友制造业加持的美国,其实,也就没有霸权可言了。

一个没有地缘操弄能力的美国,就算有霸权也发不上力。

其实,整个水电站的战略,是服务于一带一路这盘大棋的。

通过一个个重要的基建项目、产业园、港口码头等,我们在整个欧亚非大陆,构筑了各种点,再用物流体系把这些点贯通起来。

未来全球会有几个周期

军工投资狂潮周期

全球基建投资周期

设备迭代投资周期

这三个周期一起上马,是我们现在出海抢夺全球经济势力版图的关键逻辑,也是能够成功的基础保障。

在没有太多新的产业可以做的前提下,这三个周期共振,是“内循环为主,双循环为辅”的真正底层逻辑。

捏住南亚的生命线

这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0 阅读:3
庚黑星君

庚黑星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