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头号干将视察远东,看着对岸的中国,,当场下达一道命令7月21日,俄罗

庚黑星君 2025-07-25 01:25:38

普京头号干将视察远东,看着对岸的中国,,当场下达一道命令

7 月 21 日,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在远东联邦区视察时,站在阿穆尔州卡尼库尔干公路口岸的货运通道前,向当地官员下达了不容置疑的指令:“必须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永久性口岸建设,不能失去目前的发展势头。” 

卡尼库尔干口岸的崛起,与 2022 年 6 月通车的黑龙江大桥密不可分。这座连接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与中国黑河的跨境公路大桥,结束了两岸仅靠河运和季节性浮桥通行的历史。作为大桥配套设施,卡尼库尔干口岸与中国黑河口岸同步开通货运通道,三年来交出了亮眼成绩单:通关车辆超 17 万辆,日均过货量较开通初期增长 200%,即便在 “临时方案” 运行状态下,仍分流了中俄传统口岸的运输压力,为远东与中国东北开辟了 “直达物流走廊”。

米舒斯京的亲自视察,将这个口岸的战略地位推向新高度。

在西方制裁导致俄欧贸易链断裂的背景下,远东地区已成为俄罗斯经济突围的关键方向。卡尼库尔干口岸不仅是物流节点,更是中俄贸易 “陆上通道” 的象征, 从这里出发,俄罗斯的能源、木材可快速进入中国东北,而中国的机电产品、日用百货能直抵俄远东腹地,这种高效衔接正是俄罗斯当下最需要的经济支撑。

回溯历史,这条通道的诞生堪称 “一波三折”。早在冷战结束后的 1988 年,中苏就开始探讨建设黑龙江大桥的可能性;1995 年双方正式签署建桥协议,但项目随后陷入近 20 年的 “休眠期”。彼时俄罗斯的精力仍聚焦欧洲,远东被视为 “边缘地带”,经济困局与战略重心偏差,让这座大桥的建设一再搁置。直到 2014 年克里米亚危机后,面对西方制裁的俄罗斯才重新审视远东价值,2015 年普京与中方高层共同见证新协议签署,大桥建设终于驶入快车道。

如今的卡尼库尔干口岸,已成为俄罗斯 “战略转向” 的缩影。通车后短短三年,其带来的连锁反应持续显现:2023 年俄罗斯海参崴港成为中国内贸货物中转口岸,2024 年图们江入海口合作写入中俄联合声明,黑瞎子岛开发提上日程。这些进展背后,是俄罗斯对远东战略的 “补课式推进”, 过去二十年忽视的基础设施,正在以 “战时速度” 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口岸的繁荣并非单方面努力。中方对黑河口岸的升级同步推进,从智能通关系统到仓储物流园区,形成与俄方的高效衔接。这种默契配合,让黑龙江大桥的运输潜力持续释放。当俄罗斯总理要求 “年底前完工” 时,实际是真的有这个大需求,2024 年中俄贸易额已突破 2400 亿美元,新口岸的运力提升迫在眉睫。

过去俄罗斯 “向西看” 时,远东基建被长期搁置;如今转向东方,才发现这里藏着经济复苏的密钥。这座口岸的意义,早已超越货运本身, 它是俄罗斯 “向东看” 战略的 “试金石”,也是中俄务实合作的 “新标杆”。

0 阅读:111

猜你喜欢

庚黑星君

庚黑星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