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又中计了?美国先是解除了部分芯片设计软件的禁令,又允许向中国C919客机出口

天天纪闻 2025-07-24 19:12:53

中国又中计了?美国先是解除了部分芯片设计软件的禁令,又允许向中国C919客机出口发动机,表面上看好像是美国服软了,其实可能就是为了稀土拼了,套路就是虚空造牌…… 2025年7月,美国商务部通知新思科技、Cadence等企业恢复对华供应EDA工具,覆盖28纳米及以上成熟制程。这看似松绑,实则有讲究。此前美国曾在5月底突然收紧限制,要求EDA企业停止对华销售,试图卡住中国芯片研发的脖子。 但仅仅过了40天就改口,背后是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的反制起了作用。中国在2023年底实施的镓、锗等关键矿物出口管制,让美国军工和半导体产业链感受到了压力。 五角大楼报告显示,F-35战斗机每架需要417公斤稀土,而美国库存只能维持半年。特斯拉等企业也因稀土断供面临产线停工风险。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不得不以解除EDA禁令为筹码,换取中国在稀土供应上的松动。 再看C919发动机的出口许可。7月3日,美国通用电气接到通知,可以恢复向中国商飞供应LEAP-1C发动机。这同样不是简单的商业决定。此前美国曾暂停相关出口许可,试图延缓中国大飞机国产化进程。 但中国商飞并未停下脚步,国产长江-1000发动机已经进入装机测试阶段,预计年内就能进行飞行试验。美国此时恢复出口,一方面是为了保住通用电气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稀土谈判中增加筹码。 毕竟,C919的供应链涉及大量美国企业,霍尼韦尔、柯林斯航空等都为其提供零部件,美国需要通过这种方式维持对中国高端制造业的部分影响力。 这两招背后,是美国典型的“虚空造牌”策略。所谓虚空造牌,就是制造一个看似让步的假象,实则换取实实在在的利益。美国深知自己在稀土精炼环节的短板——全球83%的稀土精炼产能集中在中国,而镝、铽等重稀土几乎被中国垄断。 为了缓解这种依赖,美国一方面推动本土稀土企业扩产,比如MPMaterials获得苹果5亿美元投资,但该企业的生产成本比中国高出50%,且技术落后;另一方面,美国通过第三国走私稀土,2023年12月至2024年4月,泰国和墨西哥从中国进口的锑氧化物激增,申报品名为“铁锭艺术品”,实际却转卖给美国。 中国海关随后启动专项行动,用区块链技术追踪每批稀土的流向,实施连坐惩戒机制,一旦发现走私,涉事企业将被限制全品类对华贸易资格。 面对美国的套路,中国采取了精准的应对策略。在稀土出口上,中国实施分级管理:轻稀土适度放宽,重稀土严格管控。氧化镝的价格一度飙升至850美元/公斤,直接废掉美国自建供应链的念想。 同时,中国推动资源输出国联盟,联合刚果(金)、缅甸等国统一出口政策,防止被美国逐个突破。在技术领域,中国并未因美国的暂时松口而放松自主研发。 禁令期间,华大九天、概伦电子等本土EDA企业订单激增,华为联合开发的EDA工具已支持7纳米设计;C919的国产发动机长江-1000A即将装机测试,预计2026年实现量产。这些举措让美国的“技术换资源”策略难以完全奏效。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套路还存在内在矛盾。为了获取稀土,美国需要维持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但同时又要遏制中国的科技发展。这种双重目标导致政策摇摆不定。 比如,英伟达H20芯片解禁后,美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直言要卖给中国“第四好的芯片”,目的是让中国永远追不上。这种既要市场又要压制的心态,反而加速了中国技术自主化的进程。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这场博弈的本质是规则制定权的争夺。美国试图用国内法当国际法,通过芯片禁令的域外管辖施压;中国则通过出口许可制和终端用户核查,掌握资源流向的主动权。 双方都清楚,撕破脸的代价太大——F-35变废铁、华为手机断货的双输局面,谁都不愿看到。因此,当前的缓和更像是中场休息,而非终局。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动防控和技术领域的持续突破,正在改写这场博弈的天平。美国的虚空造牌或许能得逞一时,但从长远看,真正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能平衡安全与发展、自主与开放的一方手中。

0 阅读:150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