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38年,138师师长下令剥光132头日寇的衣服,然后全部砍头,用禽兽的血祭奠南京遇难同胞,当日军指挥官赶到后,都不禁颤抖的说:“从没见过这么狠的中国军队。”这位铁血将军,便是抗日名将,桂系狠人莫德宏。 (参考资料:2024-07-17 抗日战争纪念网——德重恩弘的抗日英雄莫德宏) 能让一支侵华日军的指挥官在战场上愣住,挤出一句“从没见过这么狠的中国军队”,这支部队的指挥官,究竟做了什么? 他叫莫德宏,而让他“一战成名”的,是台儿庄战役中的一幕,当时一股被打散的日寇慌不择路,竟一头扎进了当地的一座寺庙里。 时任第138师师长的莫德宏接到报告,立刻带兵将寺庙围得水泄不通,随即亲自率领敢死队冲了进去。 庙里的132名日军很快缴械投降,看着这些不久前还在中国大地上烧杀抢掠的侵略者,莫德宏的怒火再也压不住。 莫德宏随即下了一道在当时看来都有些出格的命令:把这132名俘虏的衣服全部扒光,让他们赤条条地跪在地上,然后当众斩首。 这些昨天还耀武扬威的侵略者,转眼就身首异处,残缺的尸体被扔在庙外的空地上,当后续日军赶到,看到这132具赤裸的、不完整的尸体时,那种视觉和心理上的双重冲击是前所未有的。 日军指挥官正是因此才发出了那句混杂着恐惧与不解的感叹,这种近乎原始的报复手段,的确给敌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不过,如果只用一个“狠”字来定义莫德宏,那就看偏了,他的狠,更多是建立在战术智慧之上。 同样是在台儿庄外围,他率领的第138师正面临日军精锐板垣和矶谷两个师团的猛攻,战事一度非常惨烈,部队伤亡巨大。 可莫德宏在硬扛了几轮进攻后,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出击,他只留一个团守住阵地,自己则亲率主力冲出战壕,反过来杀向敌阵。 日军哪里料到,已经被压着打了半天的中国军队还有胆量反冲锋,一下被打乱了阵脚,莫德宏抓住机会指挥部队与敌人绞杀在一起,硬是把这股日军打了回去。 击溃敌人后,莫德宏也不恋战,迅速收拢部队,选择有利地形重新布防,等着敌人送上门来。 果然,不甘心失败的日军很快又组织起新一轮进攻,这一次,莫德宏又换了打法,他指挥部队先是顽强抵抗,随即突然下令后撤,摆出了一副不敌败退的架势。 日军以为机会来了,立刻大举追击,结果一头扎进了莫德宏预设的埋伏圈,随着一声令下,埋伏在两侧的中国军队配合回过头来的主力,一记“回马枪”,将这支冒进的日军基本全歼。 地面上的攻防打得有声有色,而莫德宏的战场,甚至延伸到了天上。 1942年12月18日,侵华日军第11军司令官冢田攻,一个策划了南京大屠杀、双手沾满鲜血的战争罪犯,在南京开完会后,正准备乘坐专机返回武汉。 谁知,冢田攻的一举一动,早已被国民党第48军在敌占区的特工掌握,情报迅速传回军部,经过研判,军部认为冢田攻的专机很可能经过第138师的防区,一道“一旦发现敌机,坚决打掉”的命令,立刻下达到了莫德宏手上。 莫德宏接到命令后,迅速将师部所有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调集到弥陀寺阵地,布下了一张防空火力网。 当天阴雨连绵,大雾弥漫,能见度极差,这恰恰成了最好的掩护,下午1点多,一架日军运输机为了看清航向,只能低空慢速飞行,正好一头扎进了莫德宏布下的陷阱。 随着莫德宏一声令下,各种防空武器同时开火,密集的弹雨瞬间笼罩了这架飞机,这架名为“九江号”的专机当场失控,撞山坠毁,机上包括冢田攻在内的所有日军将领和机组人员无一生还。 那么,这样一位既有雷霆手段又有缜密心思的将军,究竟是何来历? 莫德宏,1893年出生于广西苍梧县的一个贫困家庭,青年时期,他投身军旅,从一名普通士兵干起,参加过北伐战争。 抗战全面爆发后,他因战功从副师长一路晋升为第138师师长,率部在苏、鲁、皖、鄂等地与日军反复厮杀,战功赫赫,也因此获得了“云麾勋章”和“宝鼎勋章”。 回看莫德宏的军事生涯,无论是寺庙外的斩首示众,还是战场上的回马枪,亦或是用高射机枪击落敌酋,都贯穿着一种实用主义的凶悍。 莫德宏的战术,从不拘泥于章法,核心目的只有一个:用最有效的方式,给敌人最沉重的打击,在那个山河破碎的年代,或许正是这种不加修饰的强硬和智慧,才真正让侵略者感到胆寒。
1942年,我军情报小组不幸被日军俘虏,一行13人等待被处决。突然,组长张慧民向
【5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