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时期的宋国,有一位声名赫赫的人物——华元。他出身于顶级贵族华氏家族,乃宋戴公的后代。华元自幼接受贵族教育,饱读诗书、研习兵法,长大后在宋昭公当政时崭露头角,后来更是官至右师,军政大权集于一身,历经宋昭公、宋文公、宋共公、宋平公四代国君,堪称“四朝元老” 。
公元前607年,郑国受楚国指使攻打宋国。宋文公派遣华元与大夫乐吕带兵迎战,战场定在大棘。战前,华元为鼓舞士气,下令杀羊犒劳士兵,他亲自分肉,与士兵们交谈,激励大家为宋国拼死一战。士兵们备受感动,士气高涨。然而,忙碌之中,华元竟遗漏了自己的车夫羊斟,羊斟出身贫寒,只能眼巴巴看着别人吃肉,心中满是失落。有人向华元提及此事,华元却随口说道:“肉是我的,我想给谁就给谁。”这话传到羊斟耳中,令他心生怨恨。
第二天,战斗打响。华元坐在战车上指挥,羊斟负责驾车。可刚交战不久,羊斟突然驾车径直冲向郑军阵营。华元大惊失色,却来不及阻止,瞬间便被郑军包围俘虏。宋军没了主帅,顿时大乱,郑军趁机猛攻,宋军大败,副将乐吕战死,损失惨重。
这场大败的根源,便是华元漏给羊斟的那块肉。华元自认为有权决定分肉,而羊斟觉得驾车的事自己能做主,双方各顾各的,最终酿成大祸,由此诞生了成语“各自为政”,用以形容各方只按自己的想法行事,不顾全大局,必定会出乱子。
华元后来寻机逃回宋国,虽遭国人嘲笑,却未被彻底抛弃,依旧担任右师之职。此后,华元在外交、军事等方面仍有诸多作为,如促成“弭兵之会”,让晋楚两国暂时休战;在楚国围困商丘时,他夜入楚营劝退楚军,拯救宋国于危难。但大棘之战的失利,始终是他人生中的一个污点 。而羊斟在事件发生后逃到鲁国,从此消失在历史记载中,留下的只有因私害公的骂名 。这一故事也警示着后人,无论是团队、家庭还是国家,都需齐心协力,切不可因一己之私,破坏整体大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