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真实笔迹:1959年12月,写的保证书。此刻的溥仪内心,想必已经完成了从末代皇帝到中国公民的身份转换。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生在北京醇亲王府,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两岁那年,慈禧把他推上皇位,成了宣统皇帝。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他才六岁,清朝就没了。之后,他被允许留在紫禁城,生活还算讲究,每年有民国政府给的400万两白银。1919年,英国老师庄士敦教他英文、数学,让他对外面世界有了点向往。 1917年,张勋搞复辟,他当了12天皇帝,又被赶下台。1924年,冯玉祥带兵进北京,把他赶出紫禁城,他跑去天津租界住了几年。1932年,日本拉他去东北,做了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1945年日本投降,他被苏联红军抓走,1950年被送回中国,关进抚顺战犯管理所。 在抚顺的日子,溥仪过得一点不皇帝。他得参加学习会,读共产主义书,写笔记,还得干活儿,像种菜、扫地这种。十年下来,他慢慢明白自己在伪满洲国干的事儿,坑了国家不少。1959年,他在监狱里写下那份保证书,说要永远跟着共产党和毛主席,为人民出力。这话不是随便写的,是他被改造后,脑子里真有了变化。 1959年12月4日,抚顺战犯管理所开了特赦大会。溥仪的名字被念出来,他成了被赦免的一员。那天,他穿着灰棉衣,坐在台下,低调得不行。特赦不是白给的,背后是他十年的表现。写保证书那天,他在一间小屋子里,桌上就一盏灯,纸挺粗糙,他一笔一划写下承诺。字不花哨,但挺用力,像在证明他真想重新做人。 特赦后,溥仪坐火车回了北京。到了北京,他先住妹妹家,然后去派出所办户口。户口簿上写着“爱新觉罗·溥仪”,原住址“紫禁城”,职业“无业”。这身份听着怪,但也挺实在——他真成了普通人。1960年,他去北京植物园上班,干些浇花、修剪的活儿。刚开始手脚笨,同事还笑他,但他挺认真。 1962年,他跟护士李淑贤结了婚,婚礼简单,就几桌饭。婚后他学着洗衣做饭,过上普通日子。1964年,他调到全国政协工作,整理历史资料,还写了自传《我的前半生》,讲自己怎么从皇帝变成公民。书里没啥豪言壮语,就是老老实实交代过去。 1967年,溥仪得了尿毒症,住进医院,没多久就走了,61岁。他的骨灰先放八宝山,后来迁到清西陵附近。墓碑普通,跟他晚年的生活一样低调。一辈子从皇帝到囚犯,再到公民,他赶上了中国从封建到现代的大变迁。 那份保证书不只是张纸,是溥仪人生的分水岭。他从高高在上到认清现实,承诺为新中国出力,挺接地气。这转变不光是他一个人的事儿,也反映了那时候国家的变化。皇帝都能变成公民,这时代得多厉害?
为什么我们讨厌民国?
【5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