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下令全球招兵,不到24小时,特朗普怒斥普京废话连篇,扭头加码对乌军援。特朗

非常盘点中 2025-07-10 15:14:35

俄下令全球招兵,不到 24 小时,特朗普怒斥普京废话连篇,扭头加码对乌军援。特朗普是真生气了?还是又一次演给全世界看? 当地时间 7 月 8 日,特朗普在白宫公开宣布,已批准向乌克兰运送更多防御性武器,以协助其抵御俄罗斯的进攻。与此同时,他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普京 “很不满意” ,吐槽普京说过很多,但 “废话连篇”。这一突然的表态,让国际社会大跌眼镜。 事情的起因是俄罗斯的全球招兵行动,2025 年 7 月 7 日,普京签署第 747 号法案,允许无国籍人士和外国公民通过签订合同加入俄军,服役期直至 “动员结束或战争终止”,战后还可能给予俄罗斯国籍。 这一政策被俄国防部称为 “武装力量现代化补充机制”。俄罗斯之所以出此下策,是因为其适龄男性数量较十年前减少 23%,2025 年春季征兵 16 万人已创 14 年新高,但仍需将年龄上限提至 30 岁才能达标。 乌东前线日均损耗达 900 人,16 万春季新兵仅够支撑 5 个月缓冲期,而合同兵储备从 40 万锐减至 28 万,迫使俄军向朝鲜借兵 3 万填补缺口。 面对俄罗斯的军事动作,特朗普的反应迅速而激烈。他在 7 月 8 日的白宫内阁会议上表示,已批准向乌克兰运送更多防御性武器,并正 “认真考虑” 对俄罗斯实施进一步制裁。他称对普京 “很不满意”,因为普京 “正在杀死很多人”,还飙了脏话,称普京对他们说了很多 “胡话”。 就在 7 月 1 日,美国白宫和五角大楼还证实,美国暂停了对乌克兰的部分军援。这种态度的转变,让人不禁怀疑特朗普的真实动机。从特朗普的历史行为来看,他的政治策略向来以实用主义为主。在 2025 年 3 月和 5 月与普京的通话中,双方讨论了停火协议,但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特朗普多次表示希望结束冲突,但普京态度强硬。此次突然加码对乌军援,可能是特朗普在谈判桌上的一种施压手段。他试图通过军援向俄罗斯表明,美国不会轻易放弃乌克兰,同时也想在国内展示自己的强硬立场,争取选民支持。 此外,美国国内的政治压力也可能影响特朗普的决策。共和党内部虽然有孤立主义的声音,但大部分人还是反俄的。特朗普这时候站出来硬刚普京,既能拉拢党内支持,也能堵住民主党说他 “亲俄” 的嘴。同时,美国军工复合体也可能在背后推动军援,因为对乌军援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然而,特朗普的军援政策也面临实际困难。美国五角大楼的 “全球弹药追踪器” 机制评估认为,美军的多种关键弹药库存持续下降,已经触及或低于警戒线。例如,“爱国者” 导弹的库存仅有基准值的 25%。 去年以来的中东战事导致情况进一步恶化,上个月在伊朗向卡塔尔的美军基地发起报复性打击期间,美军又消耗了 30 多枚 “爱国者” 导弹。因此,特朗普此次承诺的军援规模可能有限,实际效果也可能打折扣。 欧洲国家对美国政策的摇摆表示担忧,德国总理默茨此前与特朗普通话时,表示德国更愿意向美方购买 “爱国者” 再运往乌克兰。 俄罗斯方面则警告,向乌克兰运送武器只会延长冲突。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称,美方的行动与推动和平解决冲突的努力不相符。 综合来看,特朗普的怒斥和军援加码既有对俄罗斯军事行动的不满,也有政治策略的考量。他可能确实对普京的态度感到愤怒,但更多的是在利用这一事件在国内外政治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领导力。 然而,这种反复无常的政策也给国际局势带来了不确定性。未来,俄罗斯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军事行动,而美国的军援能否真正扭转局势,还需拭目以待。 特朗普的这一行为,究竟是真性情的流露,还是精心策划的政治表演?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但无论如何,这场大国博弈的背后,受苦的总是普通百姓。 在俄乌冲突持续多年的情况下,国际社会更需要的是冷静和理性,而不是火上浇油。你认为特朗普的真实动机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1

猜你喜欢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