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之夜,当26岁的京剧演员刘喜奎结婚时,他的丈夫竟然是个瘦骨嶙峋,皮肤黝黑的老男人。 刘喜奎1894年出生在河北沧州南皮县一个穷苦人家,小名叫刘志浩,后来改成桂缘。家里穷得叮当响,爹早早没了,她小小年纪就得扛起活计。1903年,八岁的她进了天津李海科班,开始学京剧,啥都学,老生、武生、刀马旦,连花脸都不放过,天赋高得吓人。1905年,她拜河北梆子名角宋永珍为师,苦练唱腔和身段,功底打得扎实。后来她在哈尔滨、海参崴、天津、上海到处跑场子,靠着利落的身手和清脆的嗓子,名气蹭蹭往上涨,和鲜灵芝、金玉兰一块儿被人叫作“女伶三杰”。 1911年,她在天津演了出时装新戏《义魂孤女》,成了中国最早登台的女演员之一,把戏曲界男人的天下给打破了。1913年,她跟男旦杨韵谱搭档《蝴蝶杯》,在上海跟周信芳同台,在北京跟谭鑫培、杨小楼合作,场场叫好。她演的戏像《宦海潮》《黑籍冤魂》《新茶花》,还带点救国思想,用上西洋乐器和现代布景,观众看得是如痴如醉。1915年,她跟梅兰芳同台,谭鑫培夸她:“男有梅兰芳,女有刘喜奎。”1918年,她拿下23万多票,当选“坤伶大王”,名气简直火到不行。 刘喜奎长得俊,戏又好,多少权贵盯着她打主意。她在袁世凯那儿演出后,直接拒绝去总统府唱堂会,站在门口冷冷问来人干啥,弄得对方下不来台。张勋缠着她,她也硬气回绝,半点不退缩。曹锟逼她,她宁可不唱戏也不低头。这份骨气,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到了1922年,刘喜奎26岁,权贵们烦得她不得安宁,她想着找个老实人嫁了,图个清静。她通过媒人相亲,见了个穿着军装的家伙,身板挺拔,长得也精神,她心里挺满意,就点了头。婚礼那天,家里热闹得不行,红绸子挂满院子,酒席摆了一桌子,宾客笑呵呵地来贺喜。她穿着大红袍子坐在新房里,心里又是紧张又是盼头,等着新郎来掀盖头。 新郎一进门,盖头掀开的那一刻,刘喜奎整个人都傻了。眼前这人哪是相亲时那个帅军官,分明是个瘦得皮包骨头、黑得跟炭似的老男人,背还有点驼,走路都喘。她手一抖,帕子掉地上,心凉了半截。后来才知道,这家伙叫崔昌洲,39岁,比她大13岁,还一身病。他觉得自己长得磕碜,怕她看不上,就让个叫刘四的勤务兵替他去相亲。刘四长得高大俊朗,崔昌洲自己却是个病秧子。她气得不行,可也没法子,只能硬着头皮认了。 这事儿没几天就传遍了京城,报纸上写得热闹,说她嫁了个“痨病鬼”,还拿她打趣。曹锟他们听说后更来气,觉得她这是在跟他们对着干。崔昌洲倒是老实,跟她赔不是,说自己身子骨不好。她虽说憋着一肚子火,但想着既来之则安之,结都结了,就先过着吧。她本来是想靠这场婚事躲开那些烦人精,没想到反倒给自己挖了个坑。 婚后没几天,崔昌洲就被调去江西、福建、河南跑来跑去,身子本来就弱,这么一折腾更不行了。1925年初,他病得爬不起来,死在北京法国医院,俩人结婚才三年零四个月。刘喜奎29岁就守了寡,崔家怕她跑了,把侄子崔光辰过继给她当儿子。她咬咬牙,决定不再嫁人,带着养子低调过日子。1935年,北洋军阀那帮人送来块“志洁行芳”的匾,表面夸她守节,实际带着点嘲笑。她收下就挂墙上,从此大门一关,不见外人,也退出了戏班子。 她后半辈子挺孤单,晚上常披着旧戏袍,对着镜子描眉,一个人在院子里小声哼《鸿鸾禧》那些老曲子。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挺重视戏曲,1950年她被请去中国戏曲学校教河北梆子。她又站上了讲台,把一辈子学的东西教给年轻人,虽然嗓子不比当年,可那股劲儿还在。1950年三八妇女节,文化部在北京饭店办宴会,周恩来亲自给她敬酒,喊她“中国戏曲界的明珠”,她接过酒杯,眼里有了泪光。1964年,她在北京去世,70岁,埋在八宝山。她这一生,靠才华闯天下,用硬气护尊严,真是个传奇。
新婚之夜,当26岁的京剧演员刘喜奎结婚时,他的丈夫竟然是个瘦骨嶙峋,皮肤黝黑的老
历史脑洞
2025-07-08 19:10:55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