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Max的24小时魔鬼测试。 兄弟们,小米YU7Max一台纯电SUV,24小时不休息,狂飙3944km,全程30次疯狂快充。这哪是测试,简直是对整车的考验,地狱考场。但更让我震惊的是全程电池没过热,没限功率。今天不念参数,聊点真理解。 先戳破一个误区,很多人以为跑得快才是极限,但真正的魔鬼是高温。盐城4月均温23摄氏度,电池连续放电19小时,加30次快充,表面温度飙到50摄氏度以上,热量堆积堪比高压锅。充电比放电更危险,快充时发热量是巡航的3倍。而小米YU7Max愣是扛住了,30次充电零热衰。这根本不是撞风散热能解释的,是整车热管理系统的碾压级胜利。 要我说这种测试就像让电池跑马拉松,还逼它中途狂喝热水,散热系统只要怂一秒立马崩盘。为什么它稳如泰山?两个独家洞察。 ·第一个,散热面积降维打击。行业用单面小风扇,宁德时代直接上双大面液冷,足足8m散热板,相当于给电池又铺了张冰床。 ·第二个,电芯内阻极低。就像CPU制程,越先进发热越小。宁德时代电芯内阻比同行低30%,天生冷静体质。高温是锂电池的死穴,而宁德时代用材料加结构加算法,三重锁死热失控,这确实是有真功夫的。 所以这场3944km的狂飙,50摄氏度高温零限电,30次快充零热衰,它重新定义电车安全天花板。 老铁们你们怎么看?评论区留言。
小米YU7用的是2200MPa“小米超强钢”,光听这名字,感觉就是小米自己研发的
【263评论】【2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