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战功不多”却为何能当元帅?毛主席曾经讲过,只有周总理能比他厉害!那么为什么叶帅几乎没有指挥过大规模作战,却能位列十大元帅呢? 叶剑英1897年出生在广东梅县,家里不算富裕,但他人挺有志气。年轻时就投身孙中山的革命队伍,那时候革命可是玩命的事儿。1922年,陈炯明叛乱,孙中山被困广州,叶剑英二话不说,带着人护送孙中山和宋庆龄上了军舰。这份胆量和忠诚,立马让他在革命圈子里有了名气。后来他加入黄埔军校,当教授部副主任,教出一堆革命骨干,算是为后来的斗争攒下了人才。 加入共产党后,他也没闲着。1927年南昌起义,他跟着干了一票大的,后来还参与了长征。在红军里,他干过参谋长,帮着指挥了不少仗。虽然不是那种冲锋陷阵的大将,但他脑子活,军事才能一点不差。说白了,他不是靠杀敌多少出名,而是靠脑子吃饭。 要说叶剑英为啥能当元帅,真不是靠战场上砍人头多。他没像彭德怀那样指挥过百万大军,可他在关键时候的表现,谁也比不了。拿长征来说吧,张国焘那会儿想搞分裂,差点把红军弄散了。叶剑英眼尖,发现不对劲,赶紧跑去跟毛泽东汇报。这一下,直接保住了红军,也保住了革命的命根子。这事儿听着不显眼,可没他这眼力劲儿,哪有后来的胜利? 再比如南昌起义后,起义军被追得挺惨,叶剑英靠三寸不烂之舌劝张发奎别追了,保住了不少革命力量。还有西安事变,他跑去斡旋,促成国共合作抗日。这几件事儿,哪件不是扭转乾坤的大手笔?虽然没啥惊天动地的战役,可这些决策的影响,比打赢十场仗还值钱。他这人吧,就像个幕后智多星,不显山不露水,但关键时刻一出手就定乾坤。 为啥毛主席说他厉害?因为他不光有军事头脑,还有政治眼光。西安事变那会儿,他跟周恩来一块儿干活,俩人配合得天衣无缝。毛主席眼里,周总理是外交政治的大神,而叶剑英在军事和谋略上也不遑多让。这俩人,一个前台一个后台,把大事儿办得妥妥的。所以毛主席才说,只有周总理能比他强,这可不是随便夸的。 新中国成立后,叶剑英也没闲着。他干过国防部长,搞军队现代化,忙得脚不沾地。1976年那次,他更牛,直接带人收拾了“四人帮”。这事儿有多大?国家差点乱套,他一出手,稳住了大局,被人叫“国家的脊梁”。他这辈子没啥惊艳的战斗履历,可每逢大事,他总能站出来,靠智慧和谨慎把事儿摆平。 1986年,叶剑英在北京去世,89岁。他留下的遗产,不是金银珠宝,而是“忠诚、智慧、谨慎”这六个字。说他战功不多?那是没看懂他的价值。他不是战场上的猛将,而是运筹帷幄的智将,国家缺不了他这种人。
邓小平晚年忆三陈:最痛惜陈赓,最心疼陈再道,裁军时他牺牲太多陈赓,1903年出
【1评论】【14点赞】
大浪~GG飞龍在天
很早就是叶参座了!
傅常青
粉碎四人帮叶帅绝对是中流脊柱。
蒙奇.D.路飞
叶剑英和刘伯承参加过护法战争曾经是孙中山的卫队长,黄埔军校建立之初叶剑英和聂荣臻、周恩来、刘峙以及何应钦一样都是黄埔军校教官,比林彪、蒋先云等黄埔军校生的共产党人资历都要高好几个等级了,毛主席都可以说叶剑英的晚辈了!所以叶剑英做元帅资历绰绰有余还富裕了!
小吕哥
诸葛一生为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