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967年秋,传奇名将王近山的一张留影。当时他已经不再是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不

无畏战士闯龙潭 2025-07-03 01:36:17

这是1967年秋,传奇名将王近山的一张留影。当时他已经不再是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不再是开国中将,甚至不再是党员了。 王近山1915年10月29日出生在湖北红安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农民家里。幼年丧母,家里全靠父亲撑着,日子苦得没法说。8岁,他就得早起放牛,小小的身子拖着牛绳,走在雾蒙蒙的田野上。13岁给人做长工,累死累活却换不来几口饱饭,这种日子让他从小就恨透了不公。1930年3月,14岁的他干脆豁出去了,加入了红军,成了红一军第一师第三团第五连的一个小兵。 这小子天生有股狠劲儿,打仗不怕死,脑子还灵光,很快就混出了名堂。同年9月,他调到机枪连当通讯员,还入了共青团。1931年2月,他升成了红四军第十师第三十团机枪连的班长,之后排长、副连长、连长,一路往上爬,到1932年还当上了第一营副营长。同年,他正式入了党,算是铁了心跟革命干到底。 1932年的一次战斗,王近山跟个大块头敌兵干上了,俩人扭打着滚下山崖,敌兵摔死了,他重伤却活了下来。从那以后,战友们都叫他“王疯子”,既佩服他胆大,又觉得这家伙疯得有点吓人。1934年,19岁的他当上了红四方面军第十师第二十八团团长,指挥起来有模有样。1935年,他升成第十师副师长,带着部队走长征,过雪山草地,硬是咬牙挺过去了。1936年,21岁就当上了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三师师长,年纪轻轻就成了红军里的顶梁柱。 抗日战争一打响,王近山在八路军129师干得风生水起,先后当过772团副团长、769团团长、385旅副政治委员、386旅旅长,带着部队打了神头岭、响堂铺这些硬仗,还扛住了晋东南的“九路围攻”。1943年,他兼任太岳军区第二分区司令员,那年10月带队去延安,路上在山西韩略村设伏,干掉了日军一个“战地观战团”,毙了120多人,连高级军官都没跑掉,这仗打得让敌人胆寒。 解放战争是王近山的高光时刻。他当上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1946年定陶战役,他主动请战攻大扬湖,带着部队拼死冲锋,全歼了敌整编第三师。1948年襄樊战役,他使出“猛虎掏心”的招数,一举突破敌防线,活捉了敌将康泽。1949年,他升任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兼第十二军军长,参与了渡江战役和西南战役,为新中国成立立了大功。 到了1967年秋,王近山的人生彻底翻了篇。他不再是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也不是开国中将,连党员都不是了。那时候,他被下放到河南周口黄泛区农场,干起了副场长的活儿,管园艺。照片里,他穿着破旧的粗布衣,肩上扛着锄头,站在田间,脸上全是风吹日晒留下的痕迹。这是什么原因让他从战场英雄变成了田间农夫? 事情得从1964年说起。那年8月,他因为个人问题被降职,军衔没了,党籍也没了,直接被发配到黄泛区农场。到了那儿,他每天天不亮就得走几里路去果园,教工人怎么种树、剪枝。腿上有旧伤,走路都一瘸一拐,可他从不偷懒,经常自己抡锄头干活。他家就住场部的两间破屋子,外加个小厨房,屋里就一张木床、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几只木箱子,简单得不能再简单,跟第二任妻子黄慎荣和女儿挤一块儿过日子。 1967年,农场碰上个大麻烦,1000万斤苹果得赶紧运出去,可交通卡住了。王近山二话不说,带着人组织车辆,自己站在现场指挥,汗水把衣服都湿透了,最后硬是把苹果运了出去。这事儿还得了周恩来总理的表扬,说明他就算落魄了,骨子里那股干劲儿还在。 他虽然没了军衔和党籍,可军人那股气势一点没丢。有一次职工大会,有人指着他小声嘀咕,说他是“落魄将军”。他直接站起来,嗓门老大:“你们要看王近山吗?我就是王近山!”这话一出,全场鸦雀无声,大家伙儿都服了他的坦荡。这张照片拍的就是那时候,记录了他从将军到农夫的转变,也让人看到他面对挫折的那股硬气。 1969年4月,珍宝岛事件后,王近山被调回军队,当了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待遇也恢复到副兵团级。他虽然身体不如当年了,可还是老老实实干活,参与军区的一些规划和协调。1974年,他查出得了胃癌,病越来越重,撑到1978年5月10日,在南京去世,63岁。消息传出去,老战友和老百姓都去送他,挺感人的。 他去世后,悼词里本来写他最后的职务是“副参谋长”,可邓小平看了觉得这不够分量,没能体现他一辈子的功劳,亲自改成“顾问”。中央军委也追认他为南京军区顾问,丧事按大军区领导的待遇办。葬礼在南京办得挺隆重,他的墓在雨花台功德园,墓碑上就写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王近山之墓”,简单又大气。

0 阅读:88

猜你喜欢

无畏战士闯龙潭

无畏战士闯龙潭

爱我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