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深秋,王震骑着大马到师部开会,一下马便向贺龙、关向应等首长一一敬礼握手,在各位首长后面出现一位女同志,王震举手敬礼,与她握手时,周围马上爆发出一片掌声,王震的脸马上就红了,一下明白过来,原来这是贺老总安排的相亲局。 王震一直忙着在前方打仗,29岁还没成家,战友们笑他是全旅铁打的光棍。贺龙实在看不下去了,便想着给他找个老婆。 1937年7月,身为359旅旅长的王震,到一二O师部参加军政会议。会议结束后,贺龙师长问了王震是否有什么要求,王震说:“我想要一些人。” 贺龙笑了,说:“你一个旅一万两千多人,还嫌少,还要人,你王胡子胃口真大哟!” 王震马上解释说:“我是想要一些读书识字的知识分子,好给部队传授文化知识。”,贺龙听后沉思了片刻,然后冲着坐在旁边的政委关向应神秘一笑,说:“既然这样,那就来个天作之合吧。” 关也笑着点点头,站着的王震却是一头雾水,贺龙又接着说:“从太原来了三四十个参军的学生,各个单位都急着要她们,王胡子你既然开口了,那就优先分配给你们旅。” 王震马上又问,何时能到?关向应笑着插话道:“你到底是急着要知识分子,还是急着要妻子呢?” 王震没反应过来,又回说:“当然是要知识分子,谁知妻子在哪个地方呢?” 贺龙看他蒙在鼓里,便又说:“那三四十个大学生中,有一个24岁的女同志,叫王季青,相貌端庄,又是共产党员,还参加过北平的‘一·二九’运动。现在民运部工作,工作能力很强。” 说着又笑眯眯地问王震:“要不你就找她做妻子吧!” 王震一时语塞,嘿嘿笑两声,半天来了一句:“人家能看得上我吗?” 关向应站起来插话:“王季青早就听说过你的大名了,对你很是崇拜哩!” 说到王季青,也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她虽然出身商人家庭,但经历却颇为坎坷。父亲在她5岁时去世,留下母亲一个人带着哥哥和她,过着孤儿寡母的凄凉生活。 不过,母亲对他们兄妹的教育并没有落下,哥哥中学毕业后进入张学良的东北军士官队,九·一八事变后,她和母亲跟随哥哥所在的东北军撤入北平,王季青在北平上完中学后,考入了北京大学历史学。 在大学期间,她目睹了日寇的侵略暴行,国土沦丧,民族危亡之际,她毅然站了出来,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在北平参加了“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反动派对爱国学生的残酷镇压,使她认清国民党的不作为,之后她秘密参加了共产党。 七七事变爆发后,由于形势紧,党组织决定,让所有在北平参加过活动的同志迅速撤离,于是,她离开母亲,和刘亚生等人一起到了太原八路军办事处,经接洽后加入了一二O师,之后他们参军的三四十个大学生就转到了抗日前线。 关接着说道:“这女子条件不错,贺老总想给你做个红娘,现在先征求一下你的意见。你看如何?” 王震嘿嘿笑着,说:“领导看着合适,我没有意见。” 贺龙说:“天上掉下的仙女,这是你王胡子的福气。” 没过几天,王震再到军政部开会,骑着大马,穿着新的青灰色军装,腰间束着黑色的牛皮带,看上去威风凛凛。 到师部门前,一下马就和各位首长敬礼握手,当他向一位女同志敬礼握手时,大家一下都拍起掌来,他这才意识到,眼前这位女同志就是王季青。 叱咤疆场的王震顿时脸就红了,不过,王季青比他脸还红,两人瞬时不好意思起来。 大家进屋后,贺龙开门见山地说:“不必再介绍了吧,你们感觉怎么样?我看你俩挺合适的,男的是闻名四方的大英雄,女的是思想进步的大学生,一文一武,非常般配呀。” 王震望了望王季青,王季青看了看王震,两人谁也不说话,这就等于是默认了。 关向应从旁故意问道 :“不知二位意下如何,首长可不敢包办呀,要不你们月下长谈,相互考察一下?” 王震只是笑着不说话。 贺龙有点急了,问道:“季青同志,你表个态,要考察,我就把王胡子的情况再给你说一遍!” 王季青腼腆地说:“组织上都已经考察了,我还做什么考察呢?” 贺龙马上爽朗地笑道:“好,好,我来做红娘,这事就成了。” 于是,师部马上安排起王震和王季青的婚礼,一家简陋的农舍作为婚房,贺龙给他们备了一桌便席就是婚宴,120师政委关向应亲自主持了他们的婚礼,两人一入洞房,就算是结婚了。 两人从相识到相处,也不过几天的时间,对此,关向应说:志同道合者,一见如故,这才是战场上的“罗曼蒂克”,王震听后,来了一句:么子蒂克,这叫速战速决! 王震与王季青,两人携手走过56年,育有三子,王震于1993年逝世,王季青于2007逝世。 按王震遗愿,三分之一骨灰撒在了新疆天山;三分之二的骨灰被送到現黑龙江省农垦牡丹江当壁镇,葬在了他曾经奋斗过的北大荒。 王季青遗愿,死后部分骨灰撒向她喜爱的渤海;其余骨灰被送到北大荒,与王震将军合葬。
邓小平晚年忆三陈:最痛惜陈赓,最心疼陈再道,裁军时他牺牲太多陈赓,1903年出
【1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