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贺子珍,不为人知的十件事: 1.贺子珍原名贺桂圆,因为出生在八月中秋而取名,毛主席曾给她写信称“桂妹”,后来她自取名“自珍”,有‘善自珍重’之意,后简写称“子珍”。 2.贺子珍还有四个兄妹。大哥贺敏学是井冈山老红军,解放后一直在华东军区工作,1988年去世。妹妹贺怡于1949年遭遇车祸遇难,贺仙圆革命早期被敌人残忍杀害,弟弟贺敏仁在长征时因违反纪律被处死。 3.贺子珍比毛主席上井冈山还早,那年才18岁,被袁文才安排在自卫军军部工作,一直到毛主席上山后,才和青年毛泽东相识。青年毛泽东上井冈山后,袁文才见他身边连个秘书都没有,便让贺子珍临时去照顾,贺子珍和毛泽东见面后,毛泽东惊讶地发现原来贺子珍上过学,有文化,而且长相俊美。贺子珍慢慢也对毛泽东有了仰慕之情,他们之间的感情慢慢升温。 4.贺子珍生育有6个孩子,李敏是唯一一个活下来的孩子,其他孩子或夭折或失踪,难以想象她承受了多大的痛苦。在长征路上,贺子珍曾生有一个女娃娃,因为后面有追兵,贺子珍仅仅看了一眼就上路了,把孩子留给了当地老乡。 5.贺子珍1937年就被西方人知道了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来采访毛主席,并给他们夫妇拍了照片。不久,斯诺把毛主席的那张红星帽照片发表在美国的一份报刊上,轰动了世界。报刊上说“这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在贺子珍的照片旁边,斯诺备注:这是那位共产党领袖的妻子。 6.在苏联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 贺子珍去苏联后,毛主席把年幼的李敏送去陪伴贺子珍,当时原本陪伴在她身边的有四个孩子,除了毛岸英和毛岸青,还有新出生的孩子,起名“廖瓦”,但不幸夭折,这对贺子珍是个巨大打击。后来由于复杂原因,贺子珍被关在疯人院。贺子珍回国后,有记者采访贺子珍,希望她讲述在苏联的经历,但贺子珍说:那些事我不愿意再提起。 7.贺子珍的资历很高,很多同志都非常尊敬她 贺子珍回国时,东北局的林总和李富春等人,亲自去迎接贺子珍,并为贺子珍安排工作和生活。1949年贺子珍南下去上海,还受到陈毅的热情招待。贺子珍迫切希望可以投入工作,浙江省委书记谭震林、副书记谭启龙正好来华东局开会,陈毅帮助传达,谭震林、谭启龙深为所感,谭震林问她:“你愿不愿意到浙江来工作?”贺子珍一心想早点工作,哪还会考虑在哪里工作,就迫不急待地回答:愿意。此后不久,经华东局同意,根据贺子珍的工作能力和资历,正式任命贺子珍为杭州市妇联主任,级别为副省级干部。 8.疑似找到“小毛毛” 长征开始后,贺子珍把孩子交给留下来打游击的毛泽覃,后来毛泽覃在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小毛毛就下落不明。50年代后,组织上得知在江西朱盛、黄月英夫妇曾在1934年10月领养一个红军后代,取名朱道来。贺子珍看到朱道来的照片并根据其养父母的回忆,坚信这是自己的孩子,当时还做了血型检查。但遗憾的是,最后因为其他人人也说是人家的孩子,导致未能确认。最后由组织收养。资料称:朱道来60年代后在南京病逝,患癌。 9.遗憾回国后只和毛主席见了一面 1949年贺子珍回国一直想和毛主席见面,但遗憾没有如愿。一直到1959年中央到江西庐山开会,恰巧一个月前贺子珍刚搬到南昌生活。毛主席从曾志口中得知后,有了和贺子珍见面的打算。工作人员秘密把贺子珍接到庐山,这是她和毛主席22年来第一次见面,殊不知也成了最后一次见面。 据知情人回忆,毛主席曾问贺子珍,当初为什么非要走呢。贺子珍说她当时太年轻,不懂事。但已然成为历史,不得不说,这是贺子珍心中一个莫大的遗憾。 10.临终前提出自己最后的心愿,让人感动 1976年9月毛主席逝世,特别是环境慢慢稳定后,上海的同志给邓小平写信,反映说贺子珍是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同志,现在是否可以出来工作?邓小平得知后,做了批示,贺子珍重新走入大众视野,被曾补位全国政协委员。 组织上问她还有什么要求,贺子珍说了个简单的心愿,那就是想去北京看看。 原来,自从新中国成立后,贺子珍一直没有去过北京,这个为了革命奉献了一生的井冈山女战士,竟然去北京看看都没有机会。于是在组织的安排下,贺子珍于1979年成功来到北京天安门,还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了一次。 1984年4月,贺子珍在上海病逝,同样经过邓小平批示,贺子珍的骨灰被安放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室,这里是安放国家领导同志骨灰的地方,可见对她的认可。
邓小平晚年忆三陈:最痛惜陈赓,最心疼陈再道,裁军时他牺牲太多陈赓,1903年出
【1评论】【17点赞】
用户93xxx08
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里积极投身革命,坚定信仰,为解放劳苦大众努力付出!命运坎坷,苦难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