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国军中将跟着我军走长征,萧克亲自给他做粉蒸肉,王震听他讲课,战士们却

浅笑挽云烟 2025-07-05 01:44:49

1935年,国军中将跟着我军走长征,萧克亲自给他做粉蒸肉,王震听他讲课,战士们却不小心将他的书当成手纸擦屁股,让他成为骑着枣红骡子走长征的国军将领。长征结束后,毛主席却对他说“你回去吧……” 1935年,国军中将张振汉放出狠话“我要活捉贺龙。”黄伯韬也十分认同,认为此战后贺龙绝对手到擒来。 然而最后被俘虏的却是张振汉。贺龙还亲自给他倒了一杯水,笑着说“张师长,你看现在是你抓我还是我抓你呢?” 张振汉想到曾经被杀的张辉瓒,心有凄凄然,认为自己也难逃一死。 然后贺龙不仅不杀他,还要给他治伤,用彼时于我军而言,本就稀缺的药品来给张振汉治伤。 拿着烟斗的贺龙元帅笑道“你本就是保定军官学校炮兵科的,是难得的人才。愿不愿意留下来给我们当个炮兵教员?”张振汉感激于贺龙给他治伤的情谊,就答应了。 但这炮兵教员可不好当。起初,战士们非常瞧不上这一位国军教员“你打了败仗,怎么给我们打了胜仗的人讲课?” 张振汉听后,面红耳赤,第2日便向贺龙提出战士们不能接纳自己,他还是回村里种田吧。以此暗示贺龙自己不会再回国军队伍了,让他尽管放心。 (他丢了41军,丢了3000多人马,近乎沦为了司令,蒋介石不会轻易放过他,所以他是不愿再回去的。) 贺龙得知原委后,便劈头盖脸的将那群战士们训了一顿,有战士不服气,嘟囔说“他并非我们红军将领,怎么会心甘情愿的给我们讲课?” 实际上张振汉确实是将自己所学的炮兵知识倾囊相授的,只是战士们不爱听这些复杂的军事理论罢了。 萧克就告知他们“知识是没有阶级性的,什么红军蓝军,能教你们打胜仗的都是好军,都必须学。” 后来在与张振汉成为好友后,还亲自给他做粉蒸肉。而除了萧克外,与张振汉比较合得来的便是王震了。 张振汉具有着非常丰厚的军事理论知识,而且还总能讲的通俗易懂。王震有空就去听课,忍不住夸赞道“张振汉是红军学校水平最高的教员。” 王震强是一向重视知识分子的,而张振汉又是保定军校毕业的高材生,博学多识,王震对他也颇为尊重。 某次,有不懂事的年轻战士将张振汉的最心爱的书撕下当手纸了。王震得知后,把相干人等狠狠的批评了一番“太没文化了,说不定有一天你们把马克思的书也用来擦屁股。”自此,下达一项新的指示。 战士们每天都必须认识三个字,月末检查,任务完不成的话,战士不能提班长,班长不能提排长。 张振汉就耐心教导这些战士们识字,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传授他们的军事理论知识,完全将这些红军战士当成自己的兵。 后来在过金沙江畔时,国民党将所有船只清空,无法渡江,贺龙都感到束手无措时,张振汉就献策说可以扎竹排。 在攻打龙山县城时,国民党的两座碉堡炮火凶猛,导致无数战士死伤,张振汉便凭借一破旧的迫击炮,两发炮弹,将敌人的碉堡炸毁。 日久见人心,渐渐的红军战士们也接受了张振汉,有时他们宁可自己挨饿,也要把粮食省出来给张振汉。爬雪山时,张振汉从马背上摔下,战士们就将他背出。 后来在长征结束后,在国共合作抗日时,毛主席便让张振汉回去,因为不管是留在国军阵营,还是留在共军阵营,都是为了中华民族最后的胜利,张振汉身在国营心在共,回去后一心抗日,还多次给红军送去阿司匹林等药品, 后来他参加了湖南起义,还曾担任长沙副市长,直到1967年5月才去世。 参考资料: 《一寸山河一寸血》 《纵横30年典藏》

0 阅读:66

猜你喜欢

浅笑挽云烟

浅笑挽云烟

衷心感谢每位朋友的关注,让我们共同开启精彩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