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太原解放前夕,总指挥徐向前病倒了,无奈之下,彭老总被调任总指挥,两人交接时,徐对彭说:“彭总,太原解放,请务必拿下戴炳南,掘地三尺也要找到他。主席交代,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1949年,解放战争已经打到了最后阶段,国民党节节败退,华北战场成了决胜的关键。太原,阎锡山的老巢,地理位置重要,防御工事修得跟铁桶似的。阎锡山在这儿囤了大量兵力和物资,死守到底的决心很明显。解放军从1948年秋天开始围攻太原,双方拉锯了好几个月,战事胶着得不行。这场战役不光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政治上的角力,谁拿下太原,谁就在华北站稳了脚跟。 指挥这场硬仗的是徐向前,一个身经百战的老将。可惜,长期的高强度作战把他身体拖垮了。1949年初,他的肺结核恶化,咳血越来越严重,连站都站不稳。医生早就劝他休息,可他硬撑着不肯离开前线。到了4月初,实在撑不住了,中央军委一看这情况,赶紧决定换人。徐向前躺在担架上,满脸无奈,但他心里最放不下的,还是太原的战事和那个叫戴炳南的家伙。 彭德怀那时候正在西柏坡,接到中央命令后,二话不说就赶到太原前线。他到的时候,徐向前已经虚弱得说不出长话,只能简单交接。徐向前特别提到戴炳南,彭德怀听完脸色一沉,点了点头。他知道,这场仗不光要打赢,还得把这个叛徒揪出来。彭德怀到任后,立马接手指挥,带着解放军三个兵团继续围攻太原。 戴炳南,1906年生,山东即墨人,家里穷得叮当响,年轻时投了军。抗战时,他在台儿庄、武汉打过仗,立过功,慢慢爬到了国民党30军27师师长的位置。1948年,他跟着上司黄樵松到了太原。黄樵松是个有民族情怀的将领,抗战时打日本鬼子没含糊,战后却看不惯内战,想带着部队起义投解放军。戴炳南是他的心腹,自然也参与了起义的计划。 可这家伙心术不正。1948年11月,黄樵松准备起义时,戴炳南表面上点头同意,背地里却跑去向阎锡山告了密。结果黄樵松被抓,送到南京后被蒋介石下令处决。戴炳南呢?因为这手告密,摇身一变成了30军军长,还得了不少赏钱。这事干得缺德透顶,不仅害死了黄樵松,还让起义泡汤,太原战役拖得更久,死了更多人。解放军高层一听这事,个个恨得牙痒痒,毛泽东亲自点了名要抓他。 彭德怀接手后,迅速调整策略。4月20日凌晨,解放军第18、19、20兵团从十个方向发起总攻。炮火密集得像下雨,敌军的防线被撕开好几道口子。4月24日,解放军攻进太原城,巷战打得异常激烈。戴炳南的指挥部被炸得稀巴烂,他一看大势已去,让手下放风说他死了,自己换了便装跑去姐夫家,躲进了地窖。这家伙还挺会藏,可惜没逃过解放军的眼睛。 解放军攻下太原后,没急着庆祝,而是四处搜捕戴炳南。通过审问他的卫兵,很快锁定了他的藏身地。4月26日,解放军砸开他姐夫家的门,直接从地窖里把他揪了出来。戴炳南被押到太原市军管会特别法庭,7月8日,法庭判他死刑,当场执行。这结局一点不意外,他干的那些事,早把自己推上了绝路。 黄樵松早在1948年11月27日就被处决了,死在南京,挺让人惋惜的。另一个跟戴炳南一块告密的家伙叫仵德厚,也没啥好下场。他因为顽抗到底,被判了10年徒刑,1959年才放出来。这帮人里,黄樵松是真可惜,原本一腔热血想干点好事,却栽在小人手里。 太原战役打完,华北算是彻底解放了。这场胜利不光是军事上的,更是政治上的,为新中国成立铺平了路。几十万解放军将士的努力没白费,阎锡山苦心经营的老巢被连根拔起。从1948年秋到1949年春,几个月时间,太原从死守到解放,背后是无数人的牺牲和坚持。
邓小平晚年忆三陈:最痛惜陈赓,最心疼陈再道,裁军时他牺牲太多陈赓,1903年出
【1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