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7月,敌机突然朝汕头机场袭来,我方4架战机起飞拦截。然而,敌机来得太快

淙淙谈历史故事 2025-07-01 16:35:32

1958年7月,敌机突然朝汕头机场袭来,我方4架战机起飞拦截。然而,敌机来得太快,我方战机为了抢时间,竟冒险在乌云中编队,凶险至极。 1958年7月29日,中国东南沿海的天空被厚厚的乌云笼罩,能见度低得吓人。汕头机场刚建成没多久,是解放军空军的重要据点,驻扎着第18师54团的“航空英雄中队”。这天,雷达突然捕捉到四个亮点——国民党空军的四架F-84战斗机正高速逼近,显然是想趁乱偷袭。警报一响,整个机场瞬间紧张起来。四位飞行员赵德安、黄振洪、高长吉、张以林立马冲向停机坪,跳上米格-15战机,准备迎敌。 那时候的台海局势可不平静。国民党空军仗着美国支援的装备,没少搞小动作。这次偷袭汕头机场,摆明了是想试探我方底线,顺便破坏我们的战略布局。可他们没想到,这回撞上了硬茬。 飞机刚起飞,赵德安就发现情况不妙。敌机速度太快,按常规套路在高空编队根本来不及。要知道,空战里没编好队的战机就跟散兵游勇一样,挨打是分分钟的事。赵德安当机立断,决定带着队伍在1500米高的乌云里直接编队。这是什么概念?云里啥也看不见,全靠仪表和耳机里的指挥,稍有偏差就可能撞在一起,机毁人亡都不夸张。 可这帮飞行员硬是顶住了压力。四架米格-15冲进云层,靠着赵德安的指令调整速度和方向,愣是组成了菱形战斗队形。这活儿不仅需要技术,还得有天大的胆子。编队成功的那一刻,他们已经赢了第一步。 编好队后,战机从云缝里钻出来,开始找敌机。高长吉眼神最尖,最先发现右前方两架F-84,赶紧报告。地面指挥所的林虎通过雷达一核实,确认敌机是四架,赵德安马上分工:高长吉主攻,他自己掩护,张以林和黄振洪伺机行动。 高长吉推满油门,直扑敌2号机。在170米距离,他果断开炮,炮弹正中目标,敌机冒着黑烟一头栽进海里。张以林也没闲着,加速追上敌长机刘景泉。这家伙还想靠蛇形机动甩开追击,可张以林死咬不放,把他压到600米低空。刘景泉想爬升翻身,可空间不够,张以林瞅准150米的最佳射击点,一阵炮火过去,敌机烧成火球坠海。 另外两架敌僚机见势不妙,想偷袭张以林,结果被赵德安和黄振洪拦住。赵德安一炮打中一架敌机的翅膀,那家伙拖着烟跑了。剩下一架见大势已去,贴着海面溜之大吉。这场仗打得快准狠,从起飞到结束没多久,我方四架战机愣是没掉一架,把敌机打得落花流水。 这场空战可不只是打赢了那么简单。汕头机场保住了,国民党空军的偷袭计划彻底泡汤,他们还打算开的“庆功会”也只能取消。更重要的是,这仗打出了解放军空军的威风。1958年那会儿,台海空战正激烈,我方靠着一次次硬碰硬的胜利,慢慢把福建、广东、浙江沿海的制空权攥在手里。这次汕头空战就是个标志,告诉对手:想来撒野,没门儿!

0 阅读:64

猜你喜欢

淙淙谈历史故事

淙淙谈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