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55岁的刘亚楼因为操劳工作,英年早逝。离世前,他叮嘱小自己15岁的混

谦与谦寻 2025-07-02 00:11:58

1965年,55岁的刘亚楼因为操劳工作,英年早逝。离世前,他叮嘱小自己15岁的混血妻子务必改嫁!妻子后来怎样呢? 刘亚楼将军离去后,年仅37岁的翟云英没有改嫁。她用此后漫长的56年,去完成丈夫在病榻前那份沉甸甸的嘱托,用一生践行了婚礼上那句永不后悔的誓言。 刘亚楼临终前,心中最放不下的除了未竟的空军事业,就是眼前这位年轻的妻子和整个家庭。他紧握着翟云英的手,留下三件家事。 将他们的子女抚养成人,替他为远在福建老家的父亲养老送终,帮助岳母安娜,寻找失散了几十年的苏联亲人。每一件都是千斤重担。 将军逝世后,翟云英的世界仿佛塌了半边天。但在短暂的悲痛后,这位看似柔弱的女子,却用钢铁的意志撑起了整个家。 在那些动荡特殊的岁月里,她独自拉扯着几个孩子长大,教他们读书做人,继承父亲的遗志。她将远在乡下的公公接到北京,像亲生女儿一样悉心照料,直至老人安详离世。 最难的是完成丈夫对岳母的承诺。她的母亲安娜,一位俄罗斯女性,随丈夫回到中国后,因战乱与故乡亲人彻底断了联系。几十年来,思乡之情是老人心中最大的痛。 翟云英牢记丈夫的遗愿,一封封信件寄往苏联,通过各种渠道打听。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她终于在80年代为母亲寻回了远方的亲人。 当母亲安娜看着失散多年的亲人照片,泪流满面时,翟云英知道,她又完成了一件丈夫心心念念的事。 是什么样的爱情能让一个人如此坚守,将对方的遗愿当作自己毕生的使命?这要从烽火连天的东北说起。 1945年,35岁的刘亚楼随苏联红军踏上故土,彼时他还是孤身一人的战将。 在大连市委组织的一场群众大会上,一位在小学任教的混血姑娘登台发言,声泪俱下地控诉日军暴行。 她真挚的情感和清丽的容貌,瞬间在刘亚楼的心里激起了水花,这位姑娘就是年轻时候的翟云英。 经时任大连市委书记韩光等人的撮合,两人有了第一次正式见面。 他们的婚礼简单而热烈,新婚之夜,刘亚楼笑着问她:“我比你大这么多,还是个随时要上战场的军人,嫁给我,后悔吗?”翟云英目光如炬:“永不后悔。” 婚后的生活聚少离多是常态。翟云英也曾因无法陪伴丈夫而心生酸楚,但当她到前线探望,看到丈夫熬得通红的双眼和桌上堆积如山的军务时,所有的委屈都化作了心疼。 她明白丈夫的肩膀上,扛着的是千军万马的命运和新中国的未来。 新中国成立之初,空军一穷二白,开国大典上只有17架飞机,不得不飞了第二遍以壮声势。 主席点将,让这位陆军将军从零开始创建空军。上任五天,他就立下军令状:“一个月内,六所航校必须开学,办成的是英雄,办不成的是狗熊!” 他旋风一样奔走,用惊人的魄力,在一张白纸上为中国空军画出了最初的蓝图。 抗美援朝,他带着平均飞行时间不足百小时的年轻飞行员,硬是敢于同世界头号强敌空中拼刺刀。 他与飞行员们一起,在实战中摸索出一域多层四四制空战战术,打出了米格走廊的威名,让美国空军惊呼中国一夜之间有了一支强大的空军! 此后,从击落美制U-2高空侦察机,到开创世界防空史上用地空导弹击落敌机的先例,刘亚楼指挥的人民空军,为共和国的领空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一将功成万骨枯,他常说,自己的功劳是建立在无数牺牲的战友之上的。他能叫出空军80%以上飞行员的名字,会为了牺牲的战士当众痛哭。 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这份他挚爱的蓝天事业。常年的殚精竭虑,透支了他的生命。 1964年,他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他唯一的要求,是想多陪陪妻子。他愧疚地说:“我这一生都许给了国家,亏欠你太多,下辈子再还吧。” 他走了,带着对事业的无限眷恋和对家人的无尽愧疚。而她选择留下,用漫长的岁月,回应他所有的爱与遗憾。 2021年12月5日,93岁的翟云英老人安详离世。 信息来源:中红网特稿:追思先辈业绩,赓续红色基因,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首任司令员、开国上将刘亚楼同志及夫人翟云英前辈追思会纪实

0 阅读:975

猜你喜欢

谦与谦寻

谦与谦寻

你是潮流的引领者,每一次亮相都惊艳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