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解放几十年什么时候最乱?就是见到小偷行窃,强盗抢劫,群众都不敢制止的年代。

不急不躁文史 2025-07-01 20:31:12

中国解放几十年什么时候最乱?就是见到小偷行窃,强盗抢劫,群众都不敢制止的年代。 就是流氓无赖敢在火车、汽车上大摇大摆抢劫。1993年,中士班长徐洪刚探亲后返回部队,在车上遇到抢劫。几个流氓不只是抢劫,还调戏妇女,穿着军装的徐洪刚想制止,结果被捅了14刀,差点牺牲。 一九九三年那会儿,中国正在翻天覆地地变,社会像个大熔炉,里面什么样的人都有。 大城市的商品市场刚火起来,乡镇上人们还在为生计打拼。偏远一点的地方,治安真没法跟现在比。那时候,经常能听说火车、汽车上有人抢劫,村里老人有时还会劝年轻人出门得多个心眼。 这些话,说起来其实挺让人难受的,但也是那个年代的常态。 徐洪刚,那年才二十出头,是个军人,正赶着从老家回部队。 说起来,谁还不是爹妈怀里长大的孩子?可在部队里混出来的,就是比同龄人结实得多,也干脆得多。那天,他坐着长途客车在川南盘山公路上颠着,窗外小雨淅沥,车厢里的人有的在打盹,有的在掏饼干填肚子。 突然车厢里就起了乱子。 歹徒不是只要钱那么简单,还当着大家的面调戏年轻女人,那种场面真让人头皮发麻。 大家都怕事,没人敢吱声。 说真的,别说普通乘客,就是壮汉碰上刀子也要发怵。 那会儿,徐洪刚还穿着军装,军人的脾气上来了,心里一句“不能惯着这些人”就冲到脑子前面。 他站起来,挡在女乘客前面,眼神死死盯着那帮人。说来也怪,很多时候英雄和普通人就差在这一下,有的人天生怕麻烦,有的人遇事就站出来。 四个歹徒,刀子一下就扎了过来,肚子上被捅了那么多刀,肠子都流出来了。 换别人可能立马倒下了,他却硬生生用背心把肠子兜住,追着歹徒冲下车。 大家后来都说,不敢想象那种疼。 人哪有铁打的,只不过那一刻,他脑子里全是“不能让歹徒跑了”。一口气追出几十米,直到力气全用光,倒在地上,意识都有点模糊了。 抢救很及时,医生拼命抢回了他的命。 肚子上的刀疤像一只爪子,往后好多年冬天都在隐隐作痛。 这事儿一报道,全国都炸开了锅。 各种媒体争相采访,邮局还专门出了纪念信封。有人说,一个普通班长成了全国英雄,可那年头,人们对“英雄”两个字并没像今天这么淡。那是一种榜样的力量,大家是真的被他感动。 有意思的是,后来不少车站、客运公司都开始加强安保措施。 车厢里装起了报警器,车站里多了联防队。社会慢慢地变,大家对安全感有了更高的期待。其实,这就是个人命运跟大时代碰撞的结果。 一个人做了件看似不起眼的事,结果却影响了一大批人。 这之后,徐洪刚没有在“英雄”光环里飘着,部队里升了职,也没丢掉一身兵味儿。 后来调到河南,三门峡驻扎时间长了,他成了地地道道的“豫军”。他看得很细,发现不少偏远小学的教材版本乱得厉害,老师学生常常一头雾水。 他就自己跑学校、做调研,和老师们拉家常,想办法写提案,建议国家把教材版本管起来。 这个提案在政协会上还真起了作用,后来教材逐步统一起来,孩子们的学习也顺畅多了。 说起河南,徐洪刚打心眼儿喜欢。 他常说河南人一个字“中”,两个字“真中”。意思就是实在,讲义气,不怕吃亏。 在河南待久了,他发现这里的风气跟老家的山乡其实挺像,家家户户有啥事儿,街坊邻居都会搭把手,不怕麻烦。 尤其这些年,好人好事频繁见诸报端,河南成了全国“好人”的大省。 他有一次在接受采访时说,河南人这股劲头,是传统文化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 转业后,他没想着躺在功劳簿上享清福。 二零一四年,有河南农民夫妻患了重病,治病的钱愁坏了一大家子。 徐洪刚听说后,第一时间就发动身边的人募捐,自己也搭进去不少。 没多久,大家七拼八凑凑出十几万,把那家人从苦难里拉出来。慢慢地,他把做公益当成日常。 他和爱人还有一群热心朋友建了个微信群,叫“心灵百度”。有人家里出事,群里一说,大家就能想到办法帮忙。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这种温情就在一群普通人之间传递。 每次被问到“英雄怎么炼成的”,徐洪刚都不爱装高深。 他讲得很实在,说那天车上自己也害怕,也有过一闪念“要不装作没看见”。 可看着那两个女乘客发抖的样子,实在忍不了。怕肯定是怕,可有时候人就得过这一关。不用多伟大,也不是不怕疼,谁都疼。最关键是关键时候迈出去那一步。 后来他去大学讲座,和学生聊到见义勇为的尺度,说要量力而行,保护自己更重要,不是让大家去逞强冒险。 有人说他太“接地气”,其实就是把英雄还原成了普通人。 这些年,徐洪刚过得挺平淡。 军功章压在书柜底下,偶尔也给小孩看看。 旧伤遇到变天就疼,有时候会去操场慢跑,一边锻炼身体,一边琢磨明天公益活动怎么安排。 他喜欢在群里发照片,哪家捐助了,谁来帮忙,什么用上了,都明明白白晒出来。 他说,这样别人放心,自己心里也舒坦。 慢慢地,“见义勇为”这四个字从新闻头条走进了更多人的日常。

0 阅读:1
不急不躁文史

不急不躁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