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活,我能帮国家赚回 200 万亿越南盾!”68 岁的越南房地产女首富张美兰,因诈骗 304 万亿越南盾被判死刑后,在狱中抛出这一惊人筹码,瞬间引发轩然大波。 这个曾在越南商界翻云覆雨的传奇人物,其命运走向如今紧紧揪住了整个越南社会乃至国际舆论的心。 她的 “免死请愿” 究竟能否改变既定判决,成为萦绕在人们心头的巨大悬念。 张美兰祖籍广东汕头,家族在越南历经数代打拼。到了她这一代,赶上越南革新开放的春风,凭借着潮汕人骨子里与生俱来的商业敏锐,张美兰开启了自己的创业征程。 上世纪 90 年代初,她在胡志明市的街头摆起地摊,从售卖中国化妆品起步,艰难积累着原始资本。 随着对市场的熟悉与资源的逐步积累,她果断投身房地产行业,创立万盛发集团。 此后,万盛发集团如同坐上火箭,飞速扩张,短短二十年间,旗下关联公司超过 1000 家,业务横跨地产、金融、酒店等多个领域,她本人也被尊称为 “越南李嘉诚”,风光无限。 然而,繁华背后的黑暗逐渐浮出水面。2020 年起,关于西贡商业银行(SCB)的负面传闻便不绝于耳,到了 2022 年,更是引发大规模挤兑。 同年 10 月,张美兰因 “西贡商业银行案” 被警方逮捕,这一消息如同重磅炸弹,瞬间在越南商界和金融界掀起惊涛骇浪。 经过漫长且细致的调查,真相令人咋舌:张美兰通过操控 916 份虚假贷款文件,从西贡商业银行非法套现 304 万亿越南盾。 这笔天文数字般的资金,占到了越南全国 GDP 的 6%,硬生生将一家颇具规模的银行掏成了空壳。 2024 年 4 月,胡志明市人民法院一审宣判,张美兰犯贪污罪、行贿罪,违反银行经营活动有关规定,数罪并罚,判处死刑。 面对这一判决,张美兰虽坚持无罪辩护,将责任归咎于手下雇员,但法庭并未采信。 一审判决后,她随即提起上诉,试图挽回局面,可在 2024 年 11 月的二审中,上诉被驳回,维持死刑原判。 但张美兰并未就此放弃求生的希望。2025 年 5 月,她在狱中通过律师向政府监管的资产处理委员会递交请愿书,声称自己名下大量房产被严重低估。 她强调自己拥有 30 年丰富的地产经验,能盘活这些资产,使其成为为国家创造财富的 “下金蛋的鹅”,不仅能让国家避免亏钱,甚至承诺能赚回 200 万亿越南盾。 此外,她还大打 “悲情牌”,提及自己年近 70,即便被判 20 年监禁,也难以活到出狱,恳请用余生赎罪。 越南检方此前曾表态,若张美兰能上交 280 万亿越南盾(约 110 亿美元),便可免去死刑,依据是越南法律中退还赃款超 3/4 可考虑减刑的规定。 然而,现实却给张美兰泼了一盆冷水。到 2025 年 4 月,经清查,她名下资产仅价值 8 万亿越南盾,与检方要求的数额相差甚远。 面对这一尴尬局面,张美兰在庭审中声泪俱下,哭诉自己 90% 的资产被银行占据,如今满心只想尽快将财富交给国家。 甚至还提出设立慈善基金、捐地建医院、帮穷人盖房子等承诺,试图以此打动法官和民众。 但这一系列举动,在大众眼中更像是 “保命符”,法官也不禁反问:“早不捐,为何判了死刑才想到捐?” 民众对张美兰的 “免死请愿” 反应强烈,舆论呈现两极分化态势。一部分人觉得让她戴罪立功,或许能挽回部分经济损失,总好过资产贱卖。 但另一部分人坚决反对,认为若首富能花钱买命,法律威严何在,公平正义将荡然无存。 更有甚者,怀疑案件背后存在政商勾结的复杂利益关系,毕竟庭审中涉及众多关键人物,诸多细节扑朔迷离,让人不禁猜测案件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的黑幕。 就在各方争论不休时,2025 年 6 月 25 日,越南国会通过《刑法》修订案,取消包括贪污、侵占财产等 8 项罪行的死刑,新法案 7 月 1 日生效后,尚未执行的死刑将改为终身监禁。 这一突如其来的法律变动,让张美兰的命运迎来转机,原本高悬头顶的死刑判决,极有可能改为终身监禁。 张美兰案不仅仅是个人的生死较量,它深刻反映出越南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金融监管体系的漏洞与腐败问题的严峻性。 西贡商业银行被掏空,背后是张美兰精心编织的复杂利益网络,涉及众多官员与空壳公司,这一案件只是越南金融乱象的冰山一角。 如今,越南司法体系面临着巨大考验,如何在法律框架内妥善处理此案,平衡正义与利益,既要彰显法律的威严,又要挽回国家经济损失,成为摆在越南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而国际社会也在密切关注着这一案件的最终走向,它或将成为越南改善营商环境、重塑国际形象的关键转折点。
越南其实从美国关税谈判中获得了很大的好处。别看美国从越南进口的产品被征收百分之
【7评论】【3点赞】
乡下老俵
海外华人,为什么不外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