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电池每次充电一定要充满吗? 说起电动车充电这件事,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挺懂的。毕竟,现在的充电器不都有自动断电功能吗?绿灯一亮,就代表充满了,也就自动停止充电了。这个道理连小孩子都明白,还有什么好说的? 可是,有一位修车师傅却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了一个让人意外的事实。 那是在一个下午,这位师傅正在给顾客检修电动车。当他看到充电器已经变成绿灯后,习惯性地想要拔掉充电器。就在这时,他的金属工具不小心碰到了充电器的接口,突然间"啪"的一声,冒出了一串火花。 这个现象让他感到奇怪。如果充电器真的已经自动断电了,怎么还会有火花出现呢?带着这个疑问,他决定做一个简单的测试。 他拿出万用表,对着已经变绿灯的充电器接口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即使在绿灯状态下,充电器的接口依然有电压输出。这个发现让他大吃一惊——原来所谓的"自动断电"根本就是个假象。 为了验证这个发现,他又找来了几个不同品牌的电动车充电器进行测试。结果发现,绝大多数电动车标配的充电器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即使指示灯已经变绿,表示电池已经充满,但充电器仍然在源源不断地向电池输送电流,只是这个电流比较微弱而已。 这个发现让他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充电器在绿灯后还在工作,那电池岂不是一直处于被充电的状态?这对电池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了解,他发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那些经常"充满不拔"的电动车,电池的使用寿命明显比正常使用的要短。有些车主的电池,按理说应该能用三年左右,可是才用了一年,续航能力就大幅下降,不得不更换新电池。 更让人担心的是,长时间处于充电状态的电池,温度会持续升高。在这种高温环境下,电池内部的电解液会加速蒸发,导致电池失水。同时,电池的活性物质和铅板也会在不断的化学反应中加速老化。这就像一个人在已经吃饱的情况下还在不停地吃东西,肠胃肯定会受不了。 最危险的是,如果电池长时间处于高温工作状态,还可能出现短路甚至自燃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对于锂电池来说,这种风险更加不容忽视,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经过这位师傅的调查,他发现市面上真正具备自动断电功能的充电器,价格基本都在百元以上。而大部分电动车厂家为了控制成本,标配的充电器都是那种变绿灯后仍会输送小电流的类型。 既然"充满不拔"会伤害电池,那是不是"没满就拔"就没问题了呢?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有位车主就因为这个问题吃了大亏。他每天上班都很着急,经常是充电充到一半就急匆匆地拔掉充电器骑车走人。刚开始的时候,他还觉得自己很聪明,既避免了过度充电,又能及时用车,一举两得。可是半年过去后,他发现电动车的续航能力明显下降了,原本能跑30公里的车子,现在20公里都跑不到。 这个现象其实并不奇怪。铅酸电池的设计寿命通常在200到300次的充放电循环之间。每一次充电,不管是充满还是充一半,都会消耗掉一次宝贵的循环次数。如果经常没充满就拔掉充电器,就等于在浪费这些有限的充电机会,人为地缩短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更要命的是时间和温度的问题。特别是在夏天,有些车主习惯晚上充电,早上急着用车就直接拔掉充电器骑走。这样做最容易出问题,因为电池在充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如果充电刚结束就立即放电使用,电池根本没有冷却的时间。 有个车主就因为这个习惯,导致电池在一个炎热的夏天突然鼓包了。他回忆说,那段时间他每天早上都是这样操作的:看到充电器还没变绿灯,但时间来不及了,就直接拔掉骑车上班。连续这样操作了两个多月,电池就出现了明显的鼓包现象。后来修车师傅告诉他,这是因为电池在充放电转换时缺少必要的冷却时间造成的。 不过,冬天的情况要好一些。低温环境下,电池产生的热量相对较少,即使没有充分的冷却时间,造成的损害也比夏天要小得多。 当电池真的受到损伤后,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直接换新的。其实这样做既浪费钱,又不环保。如果电池只是受了"轻伤",完全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修复。 比如电池失水的问题,只需要打开电池盖,往里面加一些蒸馏水就能解决。这个操作很简单,普通人在家里就能完成,成本也就几块钱的事。还有一些轻微的结晶和硫化问题,现在很多维修店都有专门的修复仪器,花十几块钱就能搞定。 有位车主就是通过这种方法让自己的旧电池"起死回生"的。他的电池已经用了两年多,续航能力明显下降。本来准备花几百块钱换新电池,后来听说可以修复,就拿到维修店试试。结果花了十五块钱,电池的续航能力恢复到了原来的七成左右。虽然比不上全新电池,但日常使用完全没问题,又坚持用了一年多。 当然,如果电池已经严重鼓包,或者铅板出现了大面积的硫化和结晶,那就没有修复的价值了,直接更换是最明智的选择。
比亚迪充电口诀。比亚迪的车主们,要想您的磷酸铁锂电池用的久,只需要一个口诀:
【2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