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新能源安全技术分享会:现场直击技术创新与行业担当[举手]
5月21日下午,电动前线记者团受邀参与汽车之家与吉利联合举办的新能源安全技术分享会。这场聚焦“安全”的聚会里,吉利带着神盾金砖电池、雷神EM超级电混技术以及最新的银河星耀8车型亮相,没有华丽的营销辞藻,而是用实打实的技术细节和行业行动,展现了中国车企在新能源安全领域的探索与格局。
1、吉利主导参与国家级安全标准
在新能源安全领域,吉利的“存在感”藏在一组数据里:截至2025年3月,其主导参与的安全标准达115项。今年5月,吉利成为国内首批通过电池安全新国标的企业,神盾电池安全系统一次性通过所有测试。这背后是早在2021年,吉利就牵头制定国内首个新能源汽车底部防护团体标准,如今“底部碰撞”纳入新国标,正是对其前瞻布局的认可。
现场提到一个细节:由吉利牵头起草的《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针对隐藏式门把手的安全痛点下足功夫。比如把低压电源移到车身安全区,车门内外设计机械拉线,确保没电也能开门——这些“接地气”的安全设计,正成为行业通用标准的一部分。
2、现场拆解神盾金砖电池安全性
神盾金砖电池是现场的“明星”。这块电池把“安全”拆成了三层:电芯级敢接受“8根钢针同时穿刺”和真弹枪击测试,电池包级要经历振动强度超国标6-8倍、盐水浸泡48小时的“折磨”,整车级更通过“海水冲浪、高原极寒、26吨碾压”等6大串行极限测试。用工程师的话说:“我们把能想到的危险场景都试了个遍,就是为了让用户开着放心。”
雷神EM超级电混技术则解决了混动用户的“安全焦虑”。全球首发的混动安全冗余专利,让发动机、电机互为备份,哪怕其中一个“罢工”,车辆仍能正常行驶。搭载这一技术的银河星耀8,不仅能跑出6.49秒的零百加速,馈电油耗还低至3L级,现场有嘉宾感慨:“性能和安全同时在线,这很吉利。”
3、安全技术向全行业开放
在分享会现场,吉利的“开放”姿态让人印象深刻。2024年以来,他们陆续向全行业共享隐藏式门把手安全专利、电池底部安全专利,甚至把耗资20亿打造的全球全域安全试验中心今年落成后将向行业开放。这个实验室能模拟极端天气、各种角度碰撞,用吉利技术负责人的话讲:“安全不是一家企业的事,我们把‘武器库’打开,希望整个行业都能用上好技术。”
更值得关注的是吉利与深势科技的合作,把AI技术引入电池研发,通过“虚拟CT机”般的数字孪生系统,实时监测电池内部变化,从原子层面优化材料设计。这意味着未来的电池安全研发,不再是“反复试错”,而是“精准调控”,这种跨领域创新,正在改写行业规则。
4、安全是底线,更是中国车的底气
现场交流中,有记者提到“安全平权”的话题。吉利方面表示,从早期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到如今向行业开放专利和实验室,本质上是想让安全从“高端配置”变成所有消费者都能享受的“基础福利”。正如一位工程师分享的:“我们做了2.1万起交通事故调研,把用户可能遇到的风险都写进了技术方案里——安全不是为了拿奖,是为了让每一辆车都能护人周全。”
这场分享会没有炫目的舞台效果,展示的是一家中国车企的朴素底色:神盾金砖电池的层层测试报告、雷神电混系统的耐久性数据、开放共享的专利清单,这些看似枯燥的细节,正是中国汽车行业从“制造”走向“智造”的底气。
当安全不再是营销话术,而是融入技术基因的执着,这样的中国车,值得期待!
电线观察新能源大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