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一个真实的八路军的故事。 关于莫言作品中描写的八路军,先讲一个我听到的真实

墨色绘梦师 2025-05-19 07:37:52

今天讲一个真实的八路军的故事。 关于莫言作品中描写的八路军,先讲一个我听到的真实故事。说是故事,其实是母亲家里的事,都是小时候闲时母亲当故事讲给我们听的。 三十年代初,母亲出生在农村一个富足的大家庭,家里有几百亩地,在东北还有店铺做买卖,生意兴隆,家道兴旺。 老宅子的青砖墙上至今留着弹孔,那是当年八路军撤退时和伪军交火的见证。母亲总说那时候院子里飘着两种味道,前院是伪军留下的烟酒气,后院飘着八路军煮小米粥的香气。那些穿着补丁衣裳的年轻战士,把擦得锃亮的刺刀整整齐齐码在磨盘上,枪托上还刻着"保家卫国"四个歪歪扭扭的字。 你见过穿粗布衣裳的读书人吗?母亲总用这句话形容驻防的八路军。有个戴眼镜的指导员总在油灯下写写画画,兜里揣着本翻烂了的《论持久战》,吃饭时却捧着粗瓷碗蹲在灶台边,和烧火丫头讨论怎么腌酸菜才够味。战士们把缴获的日本罐头塞给看门的老张头,自己嚼着掺了麸皮的窝头,还说这是"革命牌压缩饼干"。 村里人私下嘀咕,这帮兵和以前的队伍太不一样。王二愣子家牛丢了,三个八路军打着火把找了半宿;李寡妇屋顶漏雨,第二天不知谁悄悄给补好了。最让老辈人吃惊的是,那些当兵的见着祠堂里的祖宗牌位,居然整整齐齐站成一排鞠躬,带头的还说"这些都是抗击外敌的老前辈"。 但世道终究不太平。伪保长带着鬼子搜村那日,母亲的爷爷正给伤员换药。地窖里藏着三杆汉阳造,堂屋梁上还吊着半袋消炎粉。老太太攥着念珠的手直抖,却见当家的不慌不忙迎出去,顺手把太师椅上的日军军帽往头上一扣。后来听说是用二十块现大洋和两坛老酒,把搜查队哄去了村口饭馆。 那年腊月特别冷,连护城河都冻得梆硬。母亲的爷爷突然把账本交给弟弟,半夜摸进马厩,把跟了他十年的枣红马牵出来。天没亮就跟着八路军往太行山撤,临走前在祖宗牌位前磕了三个响头。村里人说看见他穿着灰布军装跨过冰河,四十多岁的人走路带风,倒像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 说书人总爱讲八路军神出鬼没,可老辈人记忆里的画面要鲜活得多。是冬夜里帮着铡草料的手,是教孩童识字时的耐心,是把最后一口炒面让给老乡的推让。这些细碎的光亮,比任何传奇故事都更照得见人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抗日八路军# #今日文案摘抄分享# #历史故事#

0 阅读:37

猜你喜欢

墨色绘梦师

墨色绘梦师

墨色绘梦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