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大汉奸赵玉昆被捕后,供出一名同伙。此人竟是解放军68军参谋长宋学飞。

墨色绘梦师 2025-05-17 23:50:39

1950年,大汉奸赵玉昆被捕后,供出一名同伙。此人竟是解放军68军参谋长宋学飞。杨成武急称 "误会",两人曾是战友,为何如今一人成了汉奸,一人成了高官? 1950年10月,北京功德林看守所。 审讯室里,赵玉昆趴在木桌上,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他盯着笔录纸上 "宋学飞" 三个字,浑身发抖。 谁能想到,这个曾带领日军血洗狼牙山的刽子手,竟会指认曾经的战友宋学飞。 "说,还有哪些同伙?" 公安人员用钢笔尖急促敲击桌面。赵玉昆眼球浑浊,眼中泛着水光。他喉结滚动半天,才挤出一句:"宋学飞,当年和我一起拉杆子抗日......" 话音刚落,"当啷" 一声,搪瓷茶杯摔在地上。负责记录的小王猛地站起,墨水在笔录上晕开一团墨迹。宋学飞的名字,就印在 68 军花名册上,职务栏写着 "参谋长"。 审讯室里的墨迹还没干透,消息已经插着翅膀飞进中南海。杨成武攥着电报在院子里转了三圈,青砖地上生生磨出两道鞋印。要说这宋学飞,那可是正儿八经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主儿。1938年打黄土岭,他带着突击队顶着机枪扫射往前冲,肠子流出来硬是塞回去继续冲;1945年张家口战役,他带着侦察连三天三夜没合眼,愣是把日本人的布防图摸了个底朝天。 可档案袋里还躺着另一份材料。那年月拉队伍不容易,宋学飞他们刚开始搞抗日武装,被日本人围在山沟里七天七夜。断粮第三天,赵玉昆揣着把驳壳枪溜出营地。第二天日本人就撤了围,宋学飞带着剩下二十几个弟兄死里逃生。这事儿当年谁都没多想,乱世里走散个人太正常了,可现在琢磨起来,日本人撤得也太巧了点。 话说回来,组织审查可不是闹着玩的。老红军们私底下嘀咕,宋参谋长的档案干净得跟水洗过似的。1942年整风运动,他主动交代在旧军队当过文书;1947年三查三整,他把家里三亩薄田的底细抖搂得清清楚楚。但偏偏没人问过1938年那个雪夜,没人查过那支突然撤退的日军中队。 这事儿越想越瘆得慌。你见过山里的野核桃不?壳子油光水滑,谁知道里头是不是早就蛀空了。赵玉昆在审讯室笑得直咳嗽:"你们当八路都是铁板一块?当年往山里运盐巴的骡队,哪次不是前脚刚进村,后脚鬼子就围上来?"这话跟刀子似的,把好些人的心捅了个透心凉。 杨成武最后还是拍了桌子:"查!从炊事班的烧火棍查到司令部的文件柜!"可查来查去,宋学飞的履历愣是挑不出毛病。倒是翻出个泛黄的笔记本,里头密密麻麻记着每次战役的反思总结。最扎眼的是1941年9月25日那页,字迹力透纸背:"今日狼牙山五壮士殉国,吾辈当以血洗耻"。落款时间,正是赵玉昆带着日军屠村的三天后。 这事闹到最后,成了功德林里一桩悬案。赵玉鎏挨枪子那天,宋学飞正在朝鲜战场指挥炮兵打美国人的坦克。有人说他听见枪响时手抖了下,炮弹偏出二百米;也有人说他当天亲手端掉三个地堡,胸前的军功章撞得叮当响。倒是当年负责审讯的小王,后来在回忆录里写下一句:"乱世里的人心比地图上的等高线还曲折,你永远不知道哪个褶皱里藏着秘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历史故事#

0 阅读:24
墨色绘梦师

墨色绘梦师

墨色绘梦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