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时任总政主任余秋里中将回乡探亲,弟弟却不愿相见。村长亲自去请也不行,余财发生气地说道:“他当了大官,从不想帮我们兄弟姊妹,还拿我当弟弟吗?” 那年的秋天,江西吉安一个小山村里来了位穿军装的独臂老人。 这位回乡探亲的余秋里中将没想到,自己亲弟弟余财发竟躲在屋里不肯出来见人。 村头晒谷场上挤满了看热闹的乡亲,几个穿补丁衣裳的老汉蹲在石碾子上抽烟,都说这余家人真有意思,外头人把余将军当宝贝,自家人倒跟见了瘟神似的。 余秋里打小就是村里出名的热心肠,村里张老汉还记得,当年闹饥荒时十五岁的余秋里把自己家最后半袋红薯分给隔壁五保户。 后来闹革命,这个读过两年私塾的后生带着乡亲们打土豪分田地,硬是把吉安县的农民运动搞得红红火火。 1931年参加红军时,他特意把祖传的铜烟斗留给弟弟,说是等革命胜利再回来取。 战争给这个江西汉子刻下深重印记,娄山关战役时他带着敢死队冲锋,左臂被子弹打穿还往前冲了二里地。 后来在乌蒙山区打游击,伤口化脓生蛆,硬是自己截了肢。 全国解放后在北京当部长,老家亲戚来要个招工指标,他拍桌子说:"我手里权力是老百姓给的,不是余家的私产!" 最让余家人寒心的是1958年那件事,余财发大儿子考大学差三分,想找当部长的伯父通融。 余秋里在信里写:"考不上就回家种地,庄稼人靠双手吃饭不丢人。" 后来侄女中专毕业想进北京医院,他直接把介绍信撕了:"要进城就自己考,我这儿不是衙门!" 这次回乡余秋里早有准备,吉安地委派了三辆车,他只要了辆吉普。 车进村时看见乡亲们挤在土路边,忙让司机停车,自己拄着拐杖往家走。 村主任老周急得直搓手:"余部长,您弟弟还在家怄气呢。" 余秋里摆摆手:"让他怄,怄明白了就好。" 在余财发家土坯房里,兄弟俩隔着八仙桌对坐。 桌上摆着余秋里带回来的北京糕点,油纸包上的红绳子都没解开。 余财发闷头抽旱烟,忽然冒出一句:"当年你要肯说句话,我大崽能当三十年民办教师?" 余秋里摸着空荡荡的袖管:"老俵,我要是给自家谋私利,对得起娄山关死去的弟兄么?" 这话让屋里陷入沉默,墙上的老挂钟滴答走着,灶台边堆着刚收的晚稻。 余财发忽然站起来,从里屋捧出个布包,抖开来是那支铜烟斗。"哥,东西还你。" 余秋里接过来掂了掂,又放回桌上:"留着吧,等孩子们问起,就说他们有个铁石心肠的大伯。" 当天下午的乡亲见面会,余财发到底没露面。 余秋里在村口老樟树下讲完话,挨家挨户送带回来的肥皂、白糖。 经过村小学时,他站在掉漆的教室窗外听了半堂课,临走往校长手里塞了个信封,里面是他三个月的工资,而这事直到他去世后修校史才被发现。 回京前夜,余秋里把弟媳妇叫到招待所。 第二天天没亮,余财发家院子里多了辆凤凰牌自行车,车把上挂着张字条:"给侄孙上学用"。 余财发蹲在车边抽完三袋烟,终于对儿子说了句:"你大伯是块铁,可铁也有铁的用处。" 二十年后余秋里病危住院,护理人员发现他枕头底下压着张泛黄的照片。 照片上是江西老家的土坯房,房檐下挂着成串的红辣椒。 医生说他昏迷时常念叨"娄山关",却没人知道,这位独臂将军最后一刻想起的,是弟弟不肯见他的那个秋日午后。 信息来源: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余秋里传》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开国将帅名录》 余秋里回忆录《历史转折中的石油会战》
2016年,云南一老人,给脑瘫儿子娶智商低媳妇,不料,却生下两个健康的孩子,没想
【48评论】【58点赞】
老蔡
民国时期就有五保户么?开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