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途中,一红军干事在筹粮时被土司武装抓走。当萧华前去谈判时,土司放话说:“留下

雾隐林间晨曦 2025-05-18 19:00:49

长征途中,一红军干事在筹粮时被土司武装抓走。当萧华前去谈判时,土司放话说:“留下他,我卖给你们粮食,不同意就打一仗!” 1935年深秋的黔北山区,冷风卷着枯叶扫过光秃秃的山梁。 一支疲惫的红军队伍正沿着陡峭的山路缓慢移动,战士们单薄的灰布军装上结着白霜,草鞋底磨得只剩几缕麻绳。 这支红一军团第二师部队已在荒无人烟的山地跋涉了十七天,粮食袋里最后几颗青稞三天前就分给了伤员,此刻队伍里连战马都开始啃食树皮。 担任师政委的萧华勒住缰绳,望着蜿蜒在山脊上的队伍,这个年仅十九岁的指挥员眉间刻着与年龄不符的深纹。 三天前派出的七人筹粮小队至今未归,这在纪律严明的红军中极不寻常。 当侦察兵带回染血的八角帽时,萧华攥着帽檐上歪扭的针脚,认出这是青年干事周书良的手艺。 这位江西老表参军时,曾用缴获的缝纫机为全师修补过五百多顶军帽。 土司盘踞的寨子矗立在两山夹峙的险要处,原木搭建的碉楼在暮色中像个蹲伏的巨兽。 萧华带着八名警卫员策马上前,守门的彪形大汉们举着土铳围上来,枪管上还沾着未擦净的火药渣。 土司坐在虎皮椅上,腰间银饰叮当作响,他睨着这个比自己儿子还年轻的红军政委,突然抬脚踩住跪在旁边的周书良:"人留下,给你们二十担苞谷。不答应,寨门外埋着七具尸体正好凑个整。" 被反绑双手的周书良突然挣扎着昂起头,后颈的鞭伤裂开渗出血珠。 这个平时说话都细声细气的文书此刻扯着沙哑的嗓子喊:"要留就留尸体!" 土司的护卫抡起枪托要砸,萧华跨前半步挡住,毡靴踩在夯土地面上发出闷响:"买卖要讲公道,红军的同志不是货品。" 谈判从日头偏西持续到松明火把燃尽,萧华解开武装带拍在桌上,露出腰间被军装掩盖的草绳腰带,那是炊事班最后半捆麻绳。 土司摸着下巴上的短髭,忽然盯着周书良军帽上磨亮的红星:"这小子会修枪械?" 原来寨子里两挺卡壳的汉阳造成了摆设,方圆百里竟找不出会修的人。 月光爬上碉楼时,萧华独自在柴房见到周书良。 这个来自瑞金师范的学生兵正用指甲在土墙上刻五角星,听见脚步声慌忙抹脸,却藏不住袖口的湿痕。 两人谁都没提"留下"的字眼,萧华细细讲着湘江边没收地主粮仓时,周书良蹲在谷堆旁给佃户的孩子讲算术题的模样。 当说到"需要有人教会山里人打算盘"时,周书良突然抓住政委的手:"给我留本算术书吧。" 寨门开启时,二十担苞谷堆在独轮车上,土司的管家嘟囔着"亏本买卖"。 周书良站在碉楼射击孔前,把满是补丁的军装叠得方正,突然追出来往粮袋里塞了包东西,是他在谈判时偷偷搓的三十七根麻绳,足够全师战士系紧磨破的草鞋。 萧华攥着麻绳回头望去,那个总爱在宿营时教战士认字的背影,正举着红封皮的算术书冲他们挥动。 此后的急行军中,这支队伍再没遇到土司袭击。 有战士看见萧华常对着地图上的某个黑点发呆,那里标着他们最后补给粮食的村寨。 直到走出草地那天,炊事班长在煮皮带时忽然念叨:"周干事的麻绳真经磨。" 萧华别过脸去,大颗的雨滴砸在怀里的算术书上,洇湿了扉页工整的签名。 二十年后,已成为开国上将的萧华带着工作组旧地重访。 寨子里的学校正在上数学课,鬓角斑白的老教师举起泛黄的课本,封皮上的红星在阳光下微微发亮。 随行人员要上前询问,萧华摆摆手退到教室窗外,听着琅琅读书声在山谷间回荡,轻轻按了按胸前的口袋,那里装着1955年授衔时,他特意请人打制的金星奖章。 信息来源: 萧华将军回忆录《艰苦岁月》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红军长征史》 军事科学院《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全史》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雾隐林间晨曦

雾隐林间晨曦

雾隐林间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