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4月的一天,山西长乐村外,枪声像是要把山头炸裂,八路军772团团长王近

时说历史 2025-05-16 10:37:30

1938年4月的一天,山西长乐村外,枪声像是要把山头炸裂,八路军772团团长王近山的左臂中弹,鲜血直流,他咬着牙举起手枪,对着扑来的日军一连扣动扳机,干脆利落地撂倒了两个敌人。

他胸口也中了一枪,人晃了几下,还是往前冲,他喊了声:“冲!给老子冲!”声音撕破烟尘,后边的战士吼叫着跟了上来,刺刀、枪托、拳头,拼的就是命,这仗打得太狠,谁都红了眼。

说起王近山,部队里没人不晓得他“疯”,红军时期,他十五岁,在鄂豫皖老区,被敌人围住,和一个国民党士兵扭打在一起。

他一把抱住对方,直接从山崖上摔了下去,那人摔死了,他脑袋破了个大洞,却硬是活了,战友说他是“王疯子”,他听了只咧嘴一笑,没当回事。

后来,他在红四方面军打江油,被刺刀捅了三下,还能坚持指挥,徐向前看他的时候,摇头叹气,说:“这小子命大,胆子也大。”

到抗战打响的时候,王近山已经是八路军772团的团长了,他打仗不用教条,讲究实战。

1938年初,山西神头岭那仗,他带着部队埋伏日军一个运输队,打光子弹就拿石头砸,日军被打得晕头转向,后来审俘虏,几个日本军官说,从没见过这种打法,他们说那支部队像是疯了一样。

有一次更狠,1943年,王近山打韩略村,情报说日军有个战地观摩团在附近,他顶着压力违抗命令,带人直接上去端了那伙人,结果缴获一批文件和一个日军少将的勋章,这事震动很大,毛泽东点名表扬他,说这才是革命英雄主义。

可长乐村那仗,是王近山“疯劲”爆发得最狠的一回,那年春天,日军发动所谓“九路围攻”,准备围歼八路军主力。

日军117联队从长治撤退,准备往东突围,王近山和陈赓、刘伯承一合计,决定在长乐村堵这股敌人,山地沟壑纵横,正适合伏击。

当时772团接到命令,和771团分路夹击,他们摸到日军前进路线附近藏了起来,可就在布好阵地准备合围时,通讯线断了,原计划的协同攻击无法实施,陈赓站在高地上听到对面枪声响起,直接下令:“开打!”

王近山这边还没到信号,听见那边打响,知道战机到了,他亲自带人冲在最前头,他们扔掉多余的东西,只带刺刀和短枪,冲进日军的队列。

日军一看是近战,慌了,他们怕拼刺刀,没王近山的兵那股狠劲。

王近山刚冲出去就被一枪打中左臂,血一下就涌出来了,他用绷带胡乱缠了几圈,继续带人往前冲。

有个年轻兵挡在前面,他一把把人拽开,自己开枪打死了正对着他们的日军机枪手,又是一枪,打中他胸口。

他嘴角开始冒血,可还是咬牙硬撑,他从战壕跳下来,用枪托砸翻一个日本兵,差点没摔倒,还是靠旁边的参谋扶了一下。

他眼神狠得像狼,嘴里还在骂:“让他们看看,八路是怎么拼的!”

当天的战斗整整持续了五个小时,直到日军增援赶来,才暂时止住攻势。

可772团已经杀得日军主力全线混乱,战场上都是尸体,有的地方血把土都染黑了,王近山昏过去三次,被战士抬下去包扎,醒了又爬起来接着指挥。

战友叶成焕牺牲后,他发誓“今天不留下个活鬼子”,他调集剩下的人,再次突袭日军补给线,干脆利落,连夜打了三次小仗,全歼敌后支援部队。

后来陈赓说:“王疯子不疯,他疯,是对鬼子的恨,是对老百姓的命看的值钱。”确实,这仗打下来,日军死了2200多人。

长乐村两天两夜,日军尸体堆了三层,连清理都费了劲,他们没法掩埋,干脆用汽油烧了两天,烟熏了几里地。

这仗后头,王近山在部队里更出了名,部队里的人服他,怕他,更信他,他说打哪儿就打哪儿,从不啰嗦。

刘伯承后来回忆,这个团打仗像狼群,不按常规出牌,但咬上就不放。

解放战争时,他带兵打襄樊,夜里渡河,白天袭城,部队爬山翻岭像疯了一样,敌人说:“碰上六纵,好比碰上条疯狗。”那“疯狗”,就是王近山带出来的兵。

到了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开始,他调到前线去督战,他那时候已经是三兵团副司令了,炮火覆盖山头,敌人天天轰。

他不躲,直接蹲在战壕里跟战士们吃馒头,他让人用上了抗战时那套“灵活机动、白刃战搞突袭”的办法,美军一打,他就反冲锋,打得对方一天换三次阵地。

其实早在1949年重庆解放时,他就说过一句话:“有一天,要打到美国去。”旁人笑他疯,他不吭声。

没过两年,朝鲜战事爆发,他真就带兵上了朝鲜战场,那场仗打下来,志愿军阵地没丢,反而从死人堆里杀出一条活路。

王近山的“疯劲”后来被总结成一种打法,他讲究“以战养战”,讲究“打完拉走”,不拖泥带水。

他不爱讲理论,但他那一套后来写进了解放军的训练教材,教官讲例子都用他,说“打仗别墨迹,像王疯子那样,打就打狠的”。

后来王近山病重退下来,有人问他当年怎么就那么拼命,他只说了一句:“打仗要像狼,心里装着家,手里拿着刀。”这话简单,但把他一辈子的仗都概括了。

0 阅读:49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

时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