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气焰嚣张,为何不敢放手开战?原因只有一个,中国武器太强了

墨阁深度国际 2025-05-06 16:40:37

自2025年4月24日,印巴双方发生首次交火以来,两国便一直紧张对峙。

然而与印度咄咄逼人的外交姿态相比,印度军方在面对巴基斯坦时却是举棋不定、投鼠忌器,那么印度作为经济总量接近巴基斯坦将近十倍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怎么在需要真刀真枪地和巴基斯坦硬碰硬时怂了呢? 原因无它,中国武器太强了。

印度作为南亚第一大国,长期依仗着自己庞大的体量恃强凌弱,例如曾经的南亚小国锡金就被印度吞并,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然而同印度一贯的霸道行径不同的是,就这样一个人口规模长期在全球范围内数一数二的地区大国,却没有一个像样的军工体系,上至航母飞机,下至步枪子弹,全都要仰仗国外的进口。

由于长期优越的国际外交环境,印度总能够左右逢源,在全球范围内进口自己心仪的武器,国外的先进武器也助长了印度称霸南亚的野心。 但此次印巴冲突以来,虽然印度一开始态度强硬,大有恶犬不肯松口的意思,甚至已经做出切断巴基斯坦水源这种突破底线的事。

但是自此之后,印度就没有再做出更进一步的挑衅行为,更多的也只是在国际舞台上打打嘴炮,不敢进一步升级局势。 印度怎么前后矛盾,在关键时刻怯场了?这就不得不提起巴基斯坦背后的靠山:中国。

巴基斯坦长久以来都是中国坚定的朋友,更是被广大的网友亲切地称呼为“巴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巴友谊托举起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这些都是两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而随着近些年来中国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巴基斯坦进行“一带一路”投资,更是在军事领域大力扶持,甚至达到了巴基斯坦军队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同进步”的盛况。

可尽管有中国帮助,但巴基斯坦近些年的发展却仍不太乐观。受制于国内动荡的政治局势,近三十年来巴基斯坦一度经济萎靡,在巴基斯坦建国最初的几十年里,巴基斯坦的人均GDP要高于印度,而如今巴基斯坦的人均GDP却只有印度的大致一半,国家经济陷入窘境。

而邻国印度近些年却发展平稳,虽然不像当时处于同一起点的中国一样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经济发展水平问鼎高收入国家门槛,但数量可观的经济增量,却成为印度在全球军贸市场上日益“财大气粗”的底气。 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增大了巴基斯坦的国防压力,中国在应对印度上与巴基斯坦有共同利益,为了“帮衬”这个友好国家,就连中国军工也向巴基斯坦抛出了橄榄枝。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中国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扶持是不留余地的。 过去的巴基斯坦也同印度一样,装备大多依赖西方进口,在经济水平富足时,巴基斯坦这种策略还能够维持,可当下的巴基斯坦和印度已经国力悬殊,如果继续武器装备全部依赖西方的昂贵进口,那将是巴基斯坦的财政灾难。

中国看准了巴基斯坦眼下的症结,决定对巴基斯坦进行“手把手”的扶持。 中国先是向巴基斯坦出口了一定量的中式装备,然后结合巴基斯坦自身的科技实力,着力推动中式武器在巴基斯坦的自行生产制造,知名度较高的有陆军的“哈利德”坦克,以及空军的“枭龙战机”。

其中枭龙战机堪称是中国给予巴基斯坦的“军工福利”,就巴基斯坦目前的发展水平,堪称是全球最不发达地区之一,但是这样一穷二白的巴基斯坦,却在中国的扶持下制造出了性能优越的第四代战斗机“枭龙”。 而“枭龙”的改进型号“枭龙BLOCK3”, 除了类似于有源相控阵雷达以及航空发动机需要从中国采购外,综合性能甚至接近四代半战机水平。

巴基斯坦如今可以自行生产建造的“哈利德”主战坦克(基于中国90-2型主战坦克设计而来),在全球第三代主战坦克中性能优越,起码在实力上完全碾压印军大量装备的T72主战坦克,甚至在与印度T90S主战坦克面前也不落下风,大量的中式装备正在拉低印巴两国的军力差距。

巴基斯坦除了可以自行生产制造这两款先进装备以外,中国还向巴基斯坦出口了两款,技术水平世界顶尖的武器装备——歼10CE战斗机以及VT4主战坦克。 歼10CE是巴基斯坦为应对印度采购法国达索“阵风”战机,而在2021年,巴基斯坦又决定从中国采购的四代半高空高速截击机歼10C的出口版本。

该型战机虽然在我军大量装备,和歼20甚至是歼16相比已经到了烂大街的程度,但平心而论,该型战机的综合性能在国际军贸市场上绝对是跻身一流的存在。 该机装配有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出色的机动能力,不凡的挂载力,在携带霹雳15导弹的情况下可以先敌一步发起超视距打击,即便是印度买来的王牌“阵风”战机,也免不了这一关。

由我国设计制造的VT4主战坦克,是一款性能优越、价格实惠的新锐武器。 作为巴基斯坦购买来与印度T90S对标的主战坦克,VT4拥有威力更大的火炮、、更先进的火控系统、更强的装甲防护、更彪悍的动力条件、更高的信息化水平,以及更多样的发射弹种,这些优势导致VT4坦克相对于T90S产生了性能碾压。

更让印军头疼的是,就这样一款对于他们“性能超标”的坦克,巴基斯坦不仅装备了一百多辆,更有剩下的五百辆将由巴基斯坦自行组装,给印度的T90S造成巨大压力。 无人机领域更是悬殊,巴基斯坦装备有中国物美价廉的“彩虹”以及“翼龙”系列无人机,虽然价格远低于印度采购的美国无人机,但是“察打一体”的相关技能应有尽有,甚至相对问世已久的美国昂贵无人机还有后发的技术优势,印度怎么会轻举妄动?

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扶持不仅在于提供武器的方式上,近些年,在武器装备倾向于全中式的背景下,巴基斯坦对中式装备作战体系的掌握也是日益精悍。 在解放军近些年作战体系现代化、信息化的背景下,师承解放军的巴基斯坦“新中械师”俨然成了南亚地区的“解放军青春版”。面对世界一流水平作战体系的翻版,印度不得不在这件事上仔细斟酌。

现代战争较量的不是谁的武器更先进,谁作战更加勇猛,说到底现代战争较量的是军队的后勤能力,和国家的生产能力,这些决定着一个国家能否在现代战争的背景下更具持久作战力。 反观印度,由于装备万国造,武器性能参次不齐,武器血统“五花八门”,加之印度人的工作效率,很难保证印度的后勤能经得住现代大规模战争的考验。 同时印度的武器装备依赖进口,当战争中遇到装备损耗,印度如何补给?

印度陆军坦克的新锐主力是两千辆俄式T90S,一旦在战争中该坦克损耗过多印度如何补充?指望俄罗斯生产吗? 俄乌战争距离结束遥遥无期,俄军自己的坦克产能都不够用,仓库封存的“T55”“T62”都“重出江湖”了,怎么可能会腾出宝贵的产能优先为印度生产先进的“T90S”? 印度空军引以为傲的36架法国达索“阵风”,是法国近些年来全球畅销的四代半战机,法国人也是能“宰客”绝对不给你“良心”。

在结合印度使用场景后,法国为印度量身制作的“阵风”战机,单架造价普遍高于两亿美元,有的批次甚至接近三亿美元,和巴基斯坦装备的歼10CE仅需 7000万美元的售价相比可谓是毫无优势。 哪怕印度再财大气粗,这一架战机就要两三亿,而且后续额外的维修、弹药全部需要再花钱买,印度必须得考虑清楚。 如果说阵风性价比不高,那印军就没有其它更便宜、可靠的战机可供选择么?

恐怕还真没有,本来作为苏制战机的忠实用户,印度有两百多架的苏30MKI,但迫于美国的压力,印度恐怕不敢再向俄罗斯采购,而且和坦克一样,俄罗斯自己生产的苏35都不够用,哪可能再匀出点产能给印度生产苏30? 所以印度不仅步枪子弹依赖进口,坦克、飞机这类装备还面临少一个就补充不上的窘况。 反观巴基斯坦可以自行生产“哈利德”坦克与“枭龙”战机,如果生产的不够用还可以直接从中国进口,毕竟作为“工业克苏鲁”的中国可没有产能短缺问题,反而巴不得消化掉部分产能。

即便巴基斯坦资金不足,也可以通过在中巴合作项目上,让渡更多的利益来抵扣一定的采购资金。 中国有的是理由和动力,像美国军援乌克兰那样军援巴基斯坦。而且不同于美国人斤斤计较,中国的援助绝对量大管够。

有中国稳稳地站在巴基斯坦背后,即便是有美国和特朗普的声援,恐怕印度也不敢轻举妄动,毕竟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中国已经给出了答案!

0 阅读:201

猜你喜欢

墨阁深度国际

墨阁深度国际

路虽远,行者将至; 事虽难,做则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