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尔一炸,印度火速把矛头指向巴基斯坦,莫迪大手一挥,给军方开绿灯,想借中美博弈的空档,断了中巴经济走廊。 可这步棋走得太急,土耳其等国家站队巴基斯坦,印度战机还吃了瘪,莫迪甩锅都来不及, 错估形势,高估实力,印度这回算是栽了跟头,这事给中国提了个醒:大国博弈里,冒进和任性要不得,可莫迪的失误,到底会把印度带向哪儿?
恐袭事件一出,莫迪政府顺势将目标对准巴基斯坦,没等证据摆上桌,就宣布给军方“完全行动自由”,意思是想打就打,不用请示。 这话听着豪气,可仔细一琢磨,像是把烫手山芋扔给了军方,莫迪的算盘打得响:巴基斯坦要是敢还手,印度就借机大干一场,要是巴基斯坦忍了,印度也能捞个“南亚老大”的面子。
可这步棋走得太急,压根没摸清底牌,克什米尔的事,到底谁干的,真相没查清,印度就急着扣帽子,摆明了是想借题发挥,这时候,国际局势已经不像莫迪想的那么简单了。 莫迪这么急着找巴基斯坦的茬,说白了,是觉得时机太好了,中美正忙着关税大战,针锋相对,谁也没空管南亚的事,比如1962年那会,古巴导弹危机把美苏拴得死死的,中国趁机在边境教训了印度一把。
如今中美掐架,俄罗斯忙着俄乌冲突,莫迪觉得机会来了:巴基斯坦背后是中国,趁中国分心,印度正好能断了中巴经济走廊这条“一带一路”的命脉,顺便报1962年的一箭之仇。 可莫迪忘了,2025年的世界,早就不是1962年的样子了,巴基斯坦可不是孤家寡人,土耳其第一个跳出来力挺,沙特、伊朗也隐隐站在巴基斯坦这边。 土耳其想借巴基斯坦的力,在中东和北约间找平衡,沙特和伊朗则是看中了巴基斯坦在中亚的地缘价值,这么一堆国家站队,莫迪的如意算盘,立马就有点打不下了。
印度这边喊得凶,可真上了战场,底气却有点虚,冲突没多久,印度空军吃了瘪:4架法国产的阵风战机,被巴基斯坦2架战机撵得灰头土脸,消息一出,印度国内哗然,莫迪赶紧把空军副司令给免了。 这事看着像是莫迪在安抚民意,可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在甩锅,军方不是被授权“自由行动”了吗,咋一出事就拿自家人开刀,其实莫迪这招不是头一回使。
2020年中印加勒万河谷冲突时,他也把开战权扔给军方,结果印度军方发现解放军早把重装部队拉到边境,印度压根没招架之力。 幸好那会军方冷静,选择了和平,莫迪还落了个理智的名声,可如今对巴基斯坦,印度要是轻易认怂,南亚老大的脸面往哪儿搁,莫迪这甩锅的招数,算是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
印度这根子上,还是高估了自己,莫迪一直觉得,印度国力甩巴基斯坦几条街,军事实力更是能碾压,毕竟上世纪几次印巴冲突,印度都占了上风。 可那会是美苏争霸,印度被美苏当枪使,拿了不少好处,中东被压得死死的,巴基斯坦只能靠自己。 如今中东国家有钱有底气,巴基斯坦的歼-10CE可是中国造的4.5代战机,性能不比阵风差,还带着中国工业的硬核支持。
印度自己的工业,说句实话,造个飞机还得靠进口,战场上哪来的底气,更别提如今的战争,拼的不光是武器,还有整个国家的科技和后勤,巴基斯坦背后有中东的钱袋子和中国的技术,印度这仗,哪那么好打? 印度的翻车,对中国来说是个提醒,眼下中美关税大战打得火热,中国占了些上风,可这不意味着就能松口气,美国毕竟是全球老大,底子还在,中国得时刻绷紧弦。
莫迪的失误,归根结底是霸权思维作祟,以为靠一腔热血就能横扫对手,可如今的世界,反霸权是大势,印度这么任性,栽跟头是迟早的事。 中国得吸取教训,抓紧主要矛盾,联合中东、东南亚这些能拉的伙伴,一起应对美国的压力,大国得有大国的样,不能学印度那样想一出是一出,实力对比摆在那儿,中国得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可以说,印度的这番折腾,算是给自己挖了个坑,莫迪想借着恐袭打巴基斯坦的主意,结果把自己逼得进退两难。 国际局势没看清,自身实力没掂量准,闹了个灰头土脸,这事提醒所有人,大国博弈里,冒进和任性是要不得的,得看清形势,量力而行,才能走得稳。
用户10xxx16
这就如1937年,日本人说失踪了一名士兵要来中国找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