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沙特亲王想要从中国购买导弹,对此,从未出售过这类武器的中方本想以“1

戴梦维沐沐 2025-05-01 18:51:46

1987年,沙特亲王想要从中国购买导弹,对此,从未出售过这类武器的中方本想以“1000万美元一枚”卖出,没想到沙特却主动将价格抬到了“1亿美元一枚”成交。 在1987年初春的一天,中国某东风导弹试验基地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访客。一支神秘车队驶入基地,车上走下来一群戴着头巾、满脸大胡子的外国人。他们神色凝重,眼中却闪烁着期待的光芒。这些人正是来自沙特阿拉伯的代表团,带队的是沙特王室重要成员苏尔坦亲王。他们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购买中国的东风-3弹道导弹。 然而,要理解为何一个亲美的中东国家会冒险前来中国购买武器,我们需要回到几年前。上世纪80年代中期,沙特阿拉伯的处境十分艰难。作为一个资源丰富但军事实力有限的国家,沙特面临着周边国家的各种威胁:以色列战机经常侵犯沙特领空,伊朗海军时常骚扰沙特油轮,而伊拉克也不断对沙特施加压力。 面对这种局面,法赫德国王深知,仅靠从欧洲购买的常规武器远远不够。他们需要一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地区力量平衡的武器——弹道导弹。于是在1985年,沙特向他们的盟友美国提出了购买射程在200公里以上导弹的请求,甚至表示"只要肯卖,价格随便出,即使高出市价几倍都可以"。 然而,让沙特失望的是,美国以签订《中导条约》为由,拒绝了这一请求。对法赫德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有人向他提出了一个看似荒谬的建议:"为什么不到中国试试运气呢?" 这个提议最初被法赫德视为异想天开。当时的沙特是坚定的亲美国家,与中国甚至没有正式建交。更令人尴尬的是,当年中国进入联合国时,沙特还投了反对票。在这种背景下,期望中国卖给沙特先进武器,似乎是天方夜谭。 但绝望之中,法赫德决定孤注一掷。他通过第三世界国家的中间人,秘密向中国传递了购买导弹的意向。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北京方面很快传来回应:"这事,好商量!" 为了避开美国的耳目,苏尔坦亲王精心策划了一条复杂的路线:先飞往马来西亚,再转机到香港,最后乘坐专机抵达北京。 当苏尔坦亲王抵达北京,中国领导层给予了他高规格的接待。在中方安排下,亲王一行被带到了东风导弹试验基地,亲眼目睹了东风-3导弹的惊人威力。工作人员特意为沙特代表团操作了一遍导弹发射的全过程,展示了这款射程高达2700公里的战略武器。这一射程足以覆盖整个中东地区,正是沙特所需要的战略威慑力量。 看完演示,苏尔坦亲王内心震撼不已,当即表示要购买这款导弹。接下来,双方进入了最关键的价格谈判环节。在这场历史性的谈判中,发生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转折。 中国代表团此前从未对外出售过这种级别的导弹,对于定价心里没有底。考虑到中国当时急需外汇发展经济,又不想错失这个难得的大客户,中方代表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以1000万美元一枚作为起步价。在谈判桌上,中国代表试探性地伸出一根手指,打算表示"1000万美元"。 然而,让中方代表团目瞪口呆的是,苏尔坦亲王看到这个手势后,立即兴奋地回应:"好!就一亿美元一枚!"并迫不及待地要求签署合同。一时间,中国代表团面面相觑,他们还没开口说价格,对方就已经将报价抬高了十倍。 后来了解到,在来中国之前,沙特国王法赫德已经批准了高达80亿美元的预算用于购买导弹。在沙特看来,国家安全远比金钱重要,而且他们习惯了与西方国家谈判时支付高昂价格。苏尔坦亲王原本做好了被"宰"的心理准备,当看到中方代表只伸出一根手指时,立即理解为"一亿美元",并认为这是一个出乎意料的合理价格。 对中国来说,这笔交易是1987年一个意外的惊喜。中方默认了这个远超预期的价格,最终与沙特签署了35枚东风-3导弹的销售合同,总价值35亿美元。为表诚意,中央还特批额外赠送沙特一枚导弹。 值得一提的是,在谈判过程中,沙特曾提出愿意出价100亿美元,请中方将常规弹头换成核弹头。经过慎重考虑,中国政府婉拒了这一要求,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战略定力。

0 阅读:103

猜你喜欢

戴梦维沐沐

戴梦维沐沐

戴梦维沐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