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死谁有理?安徽一11岁熊孩子爬上名人雕像,4名家长却没有阻拦,谁知雕像突然从底

事友看过 2024-10-12 17:04:05

谁死谁有理?安徽一11岁熊孩子爬上名人雕像,4名家长却没有阻拦,谁知雕像突然从底座上脱落,孩子当场身亡!家长认为雕像质量不过关,责任方应该赔钱,但警示牌明明写了禁止攀爬,雕像还处于绿化带中,因此有网友质疑家长是否对孩子监管不力?   (信源:红星新闻2024年9月20日 ,广场石像掉落,11岁男童被砸去世,官方回应:孩子攀爬石像,后来一起滚落)   今年的9月16日,中秋佳节来临前夕,放假的人民纷纷外出进行各种娱乐活动,街上一派祥和喜庆的景象。   晚风习习华灯初上,豪州市一处广场上笑语欢歌,好一番热闹繁华的景象。   但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这个本该阖家团圆的良辰吉日,一场悲剧正悄然降临到一个普通家庭身上。   当天傍晚7点左右,家住广场附近的程阳(化名)夫妇带着11岁的儿子小智,与父母一起来到广场游玩。   小智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在一群小伙伴中显得格外开朗和讨喜,程阳夫妇和老程夫妇找了个长椅坐下。   有说有笑地聊着家常,不时望望不远处玩耍的孩子们,广场上树立着几座雕像,为整个广场平添了几分文化气息。   雕像各具特色有的雍容华贵有的娴静儒雅,无不彰显出那个时代的风貌。   这些雕像却不幸成为酿成悲剧的导火索,小智正是调皮的年纪,被雕像吸引了注意力。   他拉着爷爷奶奶就往雕像的方向跑去,他想爬上去看看,就像他平时爬树一样。   于是他开始尝试攀爬,而他的爷爷奶奶也是非常的溺爱孩子,一点制止的意思都没有。   殊不知这些雕像原本只是一个景观,从未设计为承受攀爬的压力,岁月的风霜雪雨已经在雕像上刻下了印记。   石块间原本紧密的连接,也因长年失修而变得脆弱不堪,而小智根本无法分辨其中的风险。   就在他攀爬上雕塑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原本就不牢固的雕像再也无法承受小智的重量,从中间断裂开来。   轰的一声巨响,小智连同断裂的雕像一起坠落在地,那一刻欢声笑语戛然而止,随之就是路人和小智爷爷奶奶的惊呼声。   远处长椅上,程阳夫妇还在谈笑风生,这声一响惊得他们从座位上跳了起来。   定睛一看,他们发现雕像的位置尘土飞扬,而小智的身影却不见了踪影。   意识到可能出事的夫妻飞奔过去,眼前的一幕让他们瞬间崩溃,只见小智被巨大的石块压在下面。   石块太沉四个人费了半天力气才搬开,但小智已经一动不动没了呼吸。   这一切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快得让人难以置信,后赶来的医护人员只能无奈地确认,小智已经当场死亡。   年仅11岁的鲜活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事发的雕像位于绿化带中间,附近也有禁止攀爬的警示牌,   但小智和家人都没有注意到,而沉浸在天伦之乐中的家人,也没能及时制止小智的危险行为。   事故很快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小智的家人将矛头指向了广场管理方,认为是他们未尽到设施维护和安全提示的责任。   而管理方则辩称,雕像建造和验收时都符合标准有明确警示,认为责任不在己。   这起不幸的事件在网上也引发了激烈的讨论,不少网友质疑,公共场所的安全隐患到底还有多少?   更多的网友则认为,四个人看不住一个孩子,孩子没有安全意识大人也没有吗?   别一出事就找别人的责任,多看看自身的矛盾吧!   一些细心的网友则发现,事发地周边设施陈旧长期失修,隐患其实并非个案。   一些网友由此反思,家长是否该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提高警惕和责任心。   社会各界议论纷纷众说纷坛,但无论如何,一个鲜活的生命已经逝去,这个悲剧已经无法挽回。   我们能做的就是举一反三汲取教训,尽最大努力避免此类悲剧再次发生。   对于管理部门而言这是一记警钟,他们必须全面排查辖区内的公共设施查找类似隐患,及时维修或替换存在安全风险的设施。   同时还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日常巡查,提高警示标识的醒目度,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而作为公众尤其是家长,我们也要反思自己的责任,孩子的安全教育从来都不应该缺位。   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告诫他们远离危险,不要做出格的事。   在公共场合我们也要提高警惕,寸步不离地看护好孩子,加强全民安全教育,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让我们以小智的不幸为鉴,携手共建一个更加安全、有序、文明的社会。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告慰天之灵,让小智们的悲剧不再重演。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共同守护每一个孩子的明天。[害羞]

0 阅读:0
事友看过

事友看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