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周总理曾经拜师韩慕侠,学过武术,那么,是什么机缘巧合,让他能拜师韩

自由的百灵鸟 2024-07-18 12:02:55

很多人都知道,周总理曾经拜师韩慕侠,学过武术,那么,是什么机缘巧合,让他能拜师韩慕侠呢? 1924年的黄埔军校,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学生——周恩来。彼时的周恩来已是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受党派遣来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主任。令他没想到的是,在这里竟会与多年未见的恩师韩慕侠重逢。原来,韩慕侠也受孙中山之邀,来到黄埔军校担任武术教官。师徒二人在阔别多年后于此地再度相见,不禁感慨万千。 追溯师徒二人的渊源,还要从1916年的天津南开学校说起。彼时的韩慕侠早已名震津门,与霍元甲齐名,同为天津武术界的领军人物。韩慕侠尤其精通形意拳和八卦掌,武艺之高强可谓到达化境。南开学校创办人张伯苓先生为了增强学生们的体魄,特地邀请韩慕侠来校担任武术总教练。韩慕侠欣然接受了这一邀请,自此在南开学校传授武艺。 而周恩来当年正是南开学校的学生。他不仅学习刻苦,成绩优异,还热爱体育运动,尤其喜爱习武。得知韩慕侠这位武林名宿受聘来校执教,周恩来欣喜不已。他经常趁课余时间前去拜访这位大师,虚心讨教武艺精要。周恩来的武术天赋很快得到了展现。他勤学苦练,进步神速。每逢校内武术比试,他往往能脱颖而出,让同窗们刮目相看。 周恩来的聪颖好学也给韩慕侠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个年轻人不仅武术悟性极高,而且志向远大,常常向他请教人生道理。韩慕侠逐渐发现,周恩来胸怀救国救民的理想和抱负,这更是让他对这个学生刮目相看。于是,韩慕侠决定破例收周恩来为入室弟子,倾囊相授。 从此,周恩来与韩慕侠的关系更加亲密。周恩来经常向师父请教武学心法,而韩慕侠也常常与他谈论人生哲理。师徒二人亦师亦友,情同父子。多年之后,韩慕侠曾这样评价周恩来:"翔宇年少志高,深谋远虑,我教他怎样强身,他教我怎样做人。"也正是在南开学校的点点滴滴,铸就了周恩来与韩慕侠这段不朽的师徒情谊,为日后在黄埔军校的再度重逢埋下伏笔。 韩慕侠与周恩来的师徒情谊,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深厚。韩慕侠不仅在武术技艺上悉心指点,更多时候,他更像一位人生导师,引导年轻的周恩来探寻人生真谛。他常对周恩来说,习武者首先要修身养性,武德高尚。武术的真谛不仅在于强身健体、制敌制胜,更在于塑造高尚品格,匡扶正义。 周恩来谨记师父教诲,勤学苦练,武艺精进。同时,他胸怀坦荡,志存高远。周恩来经常向韩慕侠畅谈自己的理想抱负,表示自己立志服务社会,振兴中华。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做出贡献。这些理想和抱负,让韩慕侠对这个弟子愈加器重。他深觉周恩来非池中之物,将来必成大器。 韩慕侠对周恩来的器重,还体现在他将自己的珍藏之物——一柄名为"僧王宝刀"的宝刀,赠予了周恩来。这把刀原本属于清代名将僧格林沁,是韩慕侠的传家之宝。一般人求他一睹宝刀风采都难如登天,而他却将之赠予周恩来,足见周恩来在他心目中的地位非同寻常。 周恩来获赠宝刀,受宠若惊。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件兵器,更是师父对自己的厚望。他暗下决心,一定不负师恩,努力成为一个有益于民族和国家的栋梁之才。多年后周恩来曾表示,韩慕侠送他的宝刀,不仅是对他武艺的肯定,更是对他人格的认可。这份深厚的师徒情谊,周恩来毕生难忘。 1924年,三年未见的韩慕侠与周恩来在黄埔军校再度重逢。此时的周恩来已是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而韩慕侠则受聘为该校的武术教官。三年的别离,让师徒二人对彼此的变化都颇感欣慰。周恩来从莫斯科远道而归,见识阅历大增。革命理想在他心中更加坚定。他向韩慕侠讲述自己在苏联的所见所闻,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感悟。韩慕侠听后连连点头,对弟子的成长倍感欣慰。 而周恩来也发现,三年的光阴并未在恩师身上留下太多痕迹。韩慕侠身手矫健依旧,而且更加注重武学与人生哲学的融会贯通。他常对周恩来说,真正的武学大师,要融儒释道于一炉,参透武学精髓和人生真谛。武学的终极,在于化斗争为祥和,达至天人合一。周恩来受益匪浅,更加坚定了践行革命理想、服务人民的信念。 师徒二人的身份虽已今非昔比,但情谊却更加深厚。韩慕侠曾这样评价周恩来:"教武术,我是你的老师;做人,你是我的老师。从你身上,我看到了国家的希望。你干的是真正的大事业,我这个武人,定当竭尽绵薄之力,与你并肩前行!"

0 阅读:66
自由的百灵鸟

自由的百灵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