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不对时,少说话》
人们并不会站在你的角度,考虑你的处境,理解你的情绪之后,再客观地评价你。
人们只会根据你说了什么武断地评价你。
因此,在情绪不对,且环境之中没有可以理解你的人的时候,最智慧的选择,就是少说话。
和同事倒苦水,在那一瞬间,同事或许会安慰你。但三番几次之后,人们就会倾向于告诉你:要找找自己的问题。
这不是他们冷漠,而是人性使然。
我们想要为发生的问题寻找原因,如果找不到,我们就会感到痛苦。在开始的时候,他们想要帮助你,但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帮助无效,就会使用最简单的方法来结束自己无法找到问题原因的痛苦。
这种方法,就是把原因归结于你。
和朋友抱怨,在开始的时候,朋友也许会安慰。但次数多了,难免会有这样的想法:「既然TA觉得很多人都有问题,那么,TA是不是才真的是有问题的那一个?」
人们总是会试图将一个人所表达的特质,和表达者联系在一起。即使表达者讲的是别人。如果我们到处说别人喜欢说闲话,人们就会不知不觉将「喜欢说闲话」和我们联系在一起。
大脑的运作,首先是直觉的,其次才是深思熟虑的。
直觉的意思是简单相关:两个东西一起出现,他们身上就存在着某种相关性。虽然我们通过逻辑思辨可以否认这种想法,但深思熟虑需要消耗大量的脑资源,一个人一天的时间里,用来深思熟虑的时间不会超过两小时——否则大脑就会不堪重负——在其他时间里,人们只能通过直觉来行事。
商家在做广告的时候就深谙其道,他们只是将自己想要售卖的商品,和一张讨人喜欢的脸放在一起,随着不断将这种信息推送到我们面前,我们就会改变对该商品的感受。从漠然,到喜欢。从觉得自己不需要,到试一试也无妨。
抱怨得太多,人们就会将你所抱怨事物的特质和你直觉地联系在一起。然后下意识地想要远离——即使在开始的时候他们并没有这样做。
因此,我们要有这样的意识:
越是情绪不对,且环境不利,越是要注意自己表现出来的态度。
不说话好过少说话,少说话好过多说话——在缺少理智的情况下,我们很容易颠三倒四、态度直露。并且言语会强化已有的情绪。所谓言多必失,就是这个道理。
总而言之,要记得:
旁人永远不会站在你的角度去考虑你的处境和情绪,他们只是时时刻刻在通过你说的话来评价你。
管理好自己的言语,也就管理好了社会环境将来是继续对你投资,还是避而远之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