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核心障碍:阻断众生成佛之路的关键症结
我们本具如来智慧德相与佛性,皆可成就佛果,却因业障、烦恼障、所知障、习气障这四种关键障碍的牵绊,未能如愿。以下从障碍的本质、影响及与成佛的关联展开解析:
一、业障:轮回的 “近因推手”
业障由众生的身、口、意三业造作而成,是牵引众生陷入轮回的直接原因,主要分为两类:
性罪(自性罪):此类罪业具有 “自性恶”,无论是否受持戒律,只要造作便会产生罪过。例如杀生,无论身份、是否持戒,杀生行为本身即会形成罪业。
定罪(佛制罪):由佛陀为护持戒律、引导修行而制定的罪则,仅针对受持特定戒律者生效。普通凡夫若未受戒,即便行之也不构成罪业。例如 “过午不食”:普通在家人过午进食无过,但受持八关斋戒的居士若过午进食,便会触犯定罪。
众生因身口意造业,被业力牵引在六道中轮转 —— 有漏善业成熟时投生三善道,恶业成熟时堕入三恶趣,这便是业障对轮回的直接推动。
二、烦恼障:轮回的 “根源诱因”
众生的八万四千种烦恼,可总摄于 “贪、嗔、痴” 三毒,或进一步扩展为 “贪、嗔、痴、慢、疑” 五毒,这便是烦恼障的核心。它是轮回的 “远因”,与业障形成 “因果链条”:
烦恼障会引发业障:众生因烦恼驱动(如贪念生盗心、嗔恨起杀心),才会造下身口意之业;
业障又引发轮回:由烦恼催生的业力,最终牵引众生在六道中不自由地轮转。
需特别区分 “被动轮回” 与 “主动度化”:凡夫被业力裹挟,是不自由的轮回;若以自发的慈悲心、度众生愿力在六道中行动,则不属于轮回,而是主动的修行利他。
要脱离六道解脱,核心是断除烦恼障 —— 烦恼消失则不再造业,无业便无轮回,解脱之路由此开启。
三、所知障:成佛的 “认知阻隔”
对 “轮回法” 与 “涅槃法” 的一切法,产生 “三轮实有” 的分别念,便是所知障。这里的 “三轮” 指 “能知的主体、所知的客体、认知的作用”,若将这三者执着为真实存在,便会形成认知上的局限,阻碍对诸法实相的通达。
四、习气障:成佛的 “细微牵绊”
按显宗观点,习气障是 “极其细微的所知障”,是所知障的深层延伸。它虽不如前两种障碍显明,却同样是成佛的关键阻碍 —— 所知障与习气障的核心影响,是阻断众生获得 “遍知果位”(即佛果)。
沃唐卡结语:障碍的本质与消除之道
这四种障碍并非外在强加,而是众生自无始劫以来,通过自身的行为、心念 “串习” 而成:仅今生的身业、语业、意业,积累起来便已如须弥山之高;生生世世的恶业与不良串习,更如山海般深重。
但 “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成就佛果,需靠自身力量消除这些障碍 —— 断除业障与烦恼障以得解脱,清净所知障与习气障以证佛果,别无他途。
接下来请朋友们欣赏一组沃唐卡编号为162-651414的白度母唐卡: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