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尝到中国甜头的俄罗斯,不满足于只当加油站了,还想当我们的粮仓。   在能源卖到中

尝到中国甜头的俄罗斯,不满足于只当加油站了,还想当我们的粮仓。   在能源卖到中国盆满钵满之后,俄罗斯的目光不再只盯着石油和天然气,它开始加快农产品出口的脚步,把从土地里长出的东西大批卖到中国餐桌上。     2024年初,中国终于解除对俄罗斯猪肉长达16年的进口禁令,没过多久,第一批猪肉就运到中国港口。这一举动让俄罗斯的肉类出口企业兴奋异常,一年的出口量迅速接近三万吨,而到了2025年前十个月,这个数字飙上六万两千吨,增幅超过八成。   对于中国这个每年要进口两百多万吨猪肉的市场来说,俄罗斯哪怕只拿下其中一个小比例,也足以让其生产端全力开工。     与猪肉同步,俄罗斯的牛肉和鸡肉也在中国取得不小的成绩。牛肉在2020年就获准进入中国,陆路运输稳定、价格不高,尤其在全球运输混乱的时期,这个优势让它一度超过澳大利亚和巴西,坐上最大供应国的位置。   鸡肉同样有看头,其中鸡爪占了出口的七成,这种在俄罗斯国内不受待见的东西,在中国却是畅销货,到2025年,俄罗斯对华禽肉出口八万吨,价值破十亿美元。     除了肉类,俄罗斯葵花籽油、菜籽油、冷冻鱼、甲壳类等品类也在频繁进入中国市场,荞麦出口量增长到二十万吨,玉米更是实现了翻倍增长,数据显示,中国已经稳稳成为俄罗斯农产品的最大买家,占出口总额的两成以上。     其实苏联时代留下的农业短板一直困扰着俄罗斯,但过去十年它在农场建设、仓储和物流基础设施上投入巨大,产能明显提升。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法律禁止转基因农业,非转基因大豆一下对准了中国的消费升级需求,预计2025年出口量将达到一百万吨,这也是它精准切入中国市场的重要筹码。     不过,要让农业出口动起来,必须有经济基础作支撑,而能源出口正是俄罗斯的底气,天然气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稳定送到中国,还有正在建设的第二条线将连接蒙古直通中国,让出口量翻倍。   石油也占据中国进口总量的很大比例,仅能源一项,2024年就为俄罗斯带来了超过千亿美元的收入,让它在西方制裁下转向东方市场的转型更加坚决。     如今,俄罗斯正从单一的“加油站”角色转为能源与粮食并重的“双重供应者”,2023年,双方签署协议,未来十二年向中国供应七千万吨谷物、豆类和油籽,总价值达两百六十亿美元,这是确保长期合作的信号。     能源稳住了基本盘,农产品填上了新的版图,这种互补的贸易结构让双方都得到了好处,俄罗斯大面积的土地和适宜的气候让它有能力持续供给;中国的庞大需求保证了这种供需关系长期稳定,这不仅是商业贸易,更是双方在复杂国际环境下的战略捆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