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铁居然利用中国设备生产稀土卖给美国,中国祭出王牌,所有稀土设备、技术全部出口管制! 没有想到,巴基斯坦与美国战略金属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利用中国设备生产稀土向美供应,首批货物已发出。 而这触及了中国的红线,中国直接打出王牌,不仅仅是稀土生产、加工和分离设备及相关原料,全都出口管制。 可别以为这是简单的生意往来,这下直接捅了马蜂窝。中国反手就甩出稀土管制王牌,从设备到技术连原料都卡得死死的,这波操作到底有多狠? 先说说这事儿的来龙去脉,巴基斯坦的稀土矿本来一直没成气候,前几年还是靠中国企业帮着建矿场、搭产线,小到搅拌桨、电机,大到离心萃取设备、真空烧结炉,几乎全是 “中国制造”。 可没想到刚能稳定生产,就转头跟美国签了供应协议,想用咱们的技术设备给美国送战略资源,这显然踩了中国的红线。 这边消息刚传开,10 月 9 号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就连出三条公告,直接把管制网拉到最紧。以前大家以为管制无非是不让卖核心设备,这次根本是全链条封锁:稀土开采的焙烧窑、分离用的萃取槽、提纯用的电解槽全在管制名单里,连这些设备的搅拌桨、水冷电缆之类的零部件都没放过。 更绝的是原料和技术,像 P507、P204 这些稀土萃取必须用的药剂,没有中国许可根本运不出去;连产线调试、维修升级的技术服务,还有稀土回收的工艺,都明确列入 “未经许可不得出口” 的清单。 可能有人觉得巴基斯坦已经有设备了,管制了也没用?太天真了。稀土生产设备可不是买回去就能一直用的,比如日处理五千立方米浸出液的除杂沉淀设备,每隔几个月就得调试参数,不然纯度根本不达标。 之前巴基斯坦的技术人员都是中国工程师培训的,现在维修升级技术被管制,设备坏了没人会修,产线只能停摆。而且那些专用萃取剂,全球就中国能稳定供应,没有这东西,矿石里的稀土根本分离不出来,挖出来的就是一堆石头。 美国本来打的算盘挺精,想着借巴基斯坦绕开中国管制,结果这下彻底落空。商务部 61 号公告里有个狠招:只要境外生产的稀土产品里,中国原产的设备或技术占比超过 0.1%,再出口就得拿中国的许可证。 巴基斯坦刚发的那批货可能还能蒙混过关,但接下来再生产的产品,根本绕不开这个条款,等于美国想拿都没合规渠道。 更别提美国自己的稀土加工能力早就萎缩了,就算拿到巴基斯坦的稀土原矿,还得找地方提纯,可全球 90% 的精炼产能都在中国,这圈子根本绕不出去。 有人担心这会不会影响中巴关系?其实看政策就明白,中国的管制是依法办事,完全按《出口管制法》和《稀土管理条例》来的,不是针对巴基斯坦,而是防着技术和设备被滥用。 公告里特意说了,只要合规申请许可,正常的合作不会受影响,这等于给巴基斯坦留了台阶。毕竟中巴在稀土领域的合作早就有基础,真把产线搞瘫了,巴基斯坦自己损失更大,他们肯定清楚该怎么选。 这波管制也给全球提了个醒:中国在稀土产业链上的话语权可不是吹的。从矿山开采到磁材制造,每个环节的核心设备、技术、原料几乎都攥在咱们手里。 以前有些国家想搞 “供应链多元化”,以为找个替代矿源就行,现在才明白,没有中国的设备技术和配套服务,再富的稀土矿也开发不了。就像俄罗斯专家说的,欧洲搞了好几年稀土项目都没成,缺的就是中国这些 “卡脖子” 的技术和设备。 说到底,稀土管制从来不是 “武器”,而是维护产业安全的底线。巴基斯坦用中国设备给美国供货,本质上是把中国的战略资源变成了别人的筹码,这肯定不能忍。 现在这张管制牌打出去,既断了 “借鸡生蛋” 的念想,也让全世界看清了谁才是稀土产业链的真正主导者。接下来就看巴基斯坦怎么调整,毕竟在合规的框架下合作才有长久的可能,要是非要踩红线,最后只能是自己吃亏。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