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上将质问马斯克:“如何才能一举击败中国?!”马斯克毫不避讳地说:“美国永远也无法打败中国,这连小学生都知道!”“美国在某些领域的自满和停滞,才是它最大的敌人。”马斯克的补充一针见血! 就看 2024 年,中国光花在研发上的钱就有 3.6 万亿元,还比上年多了 8.9%。按实际能买到的东西算,已经快赶上美国的 96% 了。 更关键的是,这些钱没乱花,全用在了 “组队突围” 上 , 不是盯着某一个技术死磕,而是拉着从设计到制造的全产业链一起往前冲。 美国最开始想靠半导体 “卡脖子”,以为这样能困住中国。结果呢?中国没慌,闷头搞起了 “自己人说了算” 的产业链:龙芯做的 GPU,突破了自主技术,下一步就要跟国际中高端产品比一比; 长江存储的存储芯片,能稳定生产了;中微公司的刻蚀机,能做到 5 纳米的精细度。现在美国再想断供,难了 反观美国自己,本土建芯片厂总延期,供应链动不动就断档,以前说一不二的技术优势,慢慢被磨没了。 再看人工智能,美国也没占到便宜。马斯克太懂 AI 了 , 想搞 AI,得有超强的计算能力,还得有能用上的场景。中国这边,清华大学直接搞出了 “太极” 光计算芯片, 用光子代替电子来运算,效率比国际最顶尖的水平还高 100 倍!更厉害的是应用:智能电网能精准调度电力,城市里能搞自动驾驶试点,海量的场景逼着技术快速进步。 而美国呢?大公司搞算法,总被 “数据隐私” 的争议绊住脚;小公司想创新,却拿不到钱。以前的 AI 领头羊,现在像被捆住了手脚,越来越没冲劲。 最让美国头疼的,还有人才留不住。以前美国靠 H-1B 签证,能把全球的人才抢过来。可 2025 年出了新政策,直接把路堵死了,办签证要多交 10 万美元,想抽签还得看工资高低。 亚马逊、谷歌这些大公司,每年得多花好几亿;留学生和小公司,直接被拒之门外。 中国这边却反着来,2025 年推出了专门吸引科技人才的 K 字签证,入境次数、停留时间都给足方便。现在越来越多海外人才往中国跑 , 要知道,人才往哪走,创新的活力就往哪聚。 海滕上将一开始问的是 “军事上干翻中国”,可马斯克早就看透了,现在的竞争,根本不是靠打仗分输赢,而是比谁的经济更扛造、谁的创新能一直搞下去、谁能留住人才。 美国想靠封锁压中国,结果逼得中国自己建好了产业链;想垄断 AI 技术,又被新的计算方式超过;连吸引人才的优势,也慢慢没了。这些事凑到一起,正好说明马斯克说的 “骄傲和不进步才是最大敌人” 没说错。 其实中国从来没把美国当 “对手”,只是一门心思搞自己的发展。美国却总想着 “咋击败中国”,反而忘了该怎么让自己重新动起来。 马斯克那番话,看着像 “怼人”,其实是给美国提了个醒,与其盯着别人较劲,不如先想想怎么让自己再进步。现在的竞争里,打败别人不算厉害,能一直超越自己才是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