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消息一出,许多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特朗普竟然宣布,从2025年10月1日起,美国将对厨柜、浴室柜征收50%关税,对软垫家具征收30%关税。他还给了一个听起来非常“高大上”的理由:国家安全。 特朗普这一操作,连美国自己人都摸不着头脑。要知道,美国家具市场早就被进口撑起来了,30%到40%的家具都得靠国外运进来,橱柜这类看似本土有基础的品类,近年也越来越依赖越南和东南亚的进口货,突然给这些过日子的物件扣上“国家安全”的帽子,纯属多余。 而且,这关税大棒最先砸中的美国自己人。美国最大的家居建材零售商家得宝早就喊疼了,第二季度营收和每股收益双双不及预期,之前还嘴硬说不涨价,现在也扛不住了,直言关税让进口成本飙得太高,只能给商品提价。 要知道家得宝近一半库存都来自海外,这50%的橱柜关税和30%的软垫家具关税,最后全得折算成美国消费者的账单。之前就有过先例,美国一个淋浴品牌想把中国产的花洒迁回本土制造,结果成本直接翻了三倍,中国制造卖129美元的东西,美国本土造要卖到239美元,现在关税再加码,普通家庭装个厨房、换套沙发的开销得往上窜多少,用脚都能算出来。 更讽刺的是,美国本土家具企业也没占到便宜,克利夫兰的床垫企业Naturepedic本来要推新款软包床头板,关税一来直接打乱计划,老板满脑子都是“要不要继续推进”的问号。 北卡罗来纳州的HBF纺织品公司更委屈,生产用的金属部件来自加拿大,优质纺织品来自欧洲,关税一加,自己的生产成本跟着涨,所谓“保护本土产业”反倒成了“坑本土产业”。 连美国的设计师和零部件厂商都在叫苦。多伦多的室内设计公司80%收入靠美国市场,本土虽然在搞定制生产,但核心零配件还得进口,关税一拦,生意直接受影响。 美国灯饰企业朱尼珀设计集团更无奈,从中国进口的电源装置在美国根本找不到替代品,关税涨多少,自己的成本就得垫多少。 这些企业每周都盯着政策动向,根本没法安心做生产规划,美国零售联合会都忍不住吐槽,这种政策不确定性把零售供应链搅得一团糟,还让“拥有一套住房”的美国梦变得更贵了。 反观被特朗普当成“靶子”的中国厂商,其实早把后路铺好了。2025年上半年我国家具出口额就有349.2亿美元,美国虽然占了23%的份额,但从来不是唯一的选项。 河南平舆有家企业之前美国订单因关税几乎清零,转头就派团队去非洲调研,很快就把失去的订单补了回来,现在车间照样忙得不停。 中国家具的底气从来不是靠单一市场,从木材加工到设计生产,整条供应链都攥在自己手里,就算美国市场少赚点,中东、非洲这些新兴市场正嗷嗷待哺,转个身就能把生意做起来。 更何况就算加了关税,中国家具的价格优势还在,就像之前那款花洒,就算被征了税,卖价也比美国本土制造便宜一大截,真要比性价比,美国消费者心里门儿清。 最有意思的是特朗普这波操作还顺手“背刺”了盟友。美国进口家具里,越南排第一,中国和加拿大紧随其后,加关税可不会特意给盟友开绿灯。 加拿大家具企业早就怨声载道,多伦多的设计公司靠美国市场吃饭,现在零配件进口成本涨了,生意没法做;美国芝加哥的拉卡瓦公司从加拿大进口木材,从中国进口配件,两边关税都受影响,库存越用越少,只能天天盯着政策等消息。 更冤的是英国,因为没和美国谈妥药品关税,连带着相关产业都被威胁要征100%关税,英国政府急着喊话要谈判,这哪是搞贸易保护,分明是把盟友往对立面推。 说到底,特朗普这招就是想把国内产业的“锅”甩给国际贸易。美国本土家具产业的问题从来不是进口太多,而是劳动力成本高、零配件依赖进口、创新跟不上,这些内部毛病靠加关税根本治不好。 中国厂商这边早就看透了套路,供应链完整的底气摆在这儿,想靠关税拦住根本不现实。美国消费者要为涨价买单,本土企业要为成本发愁,盟友要为被牵连闹意见,最后特朗普喊的“保护本土产业”只会变成一场空。 毕竟谁也没法靠给沙发加关税解决真问题,这关税大棒最后砸中的,终究是美国自己的市场和老百姓的钱包。
突发消息一出,许多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特朗普竟然宣布,从2025年10月1
兰亭说事
2025-10-06 10:45:09
0
阅读:0